【手作公仔】打工仔辞职开网店 为忙碌妈妈制作纪念布偶赠小孩

撰文: 谢欣慧
出版:更新:

自己为孩子制作一只纪念熊宝宝(Memory Bear)是西方社会的传统习俗,即以宝宝的旧衣裳做一只泰迪熊给他作纪念,甚至陪伴他成长,有点像中国社会的百家被。网上手作店“布胖胖”以同样概念,店主潘启安除如外国人般造泰迪熊,更创作出不同动物,按照小孩的喜好或衣物的特点制作出合适的布偶,例如有位妈妈想将宝宝最爱穿的小猪图案衣服制成布偶,潘启安便将之实体化,制成猪仔布偶。除此之外,还有小鹿、猫头鹰、小象、兔子等款式。她说:“不少妈妈都没有时间亲手做礼物给小孩,我希望可以为她们代劳。”摄影:江智骞

制作纪念布偶的材料包括小孩的旧衣、衬布、棉花及其他装饰配件,而所有装饰都必须人手缝制

潘启安半年前毅然辞去稳定的工作,筹备开网店“布胖胖”,以小孩的旧衣服制作公仔,再送给小孩。

潘启安制作的纪念熊宝宝,四肢以钮扣系着,可随意转动,更显灵活和可爱。

毅然辞职 全情投入

以为潘启安是个充满母爱的妈妈,事实上“充满母爱”没错,但她仍未成为妈妈,她笑言:“可能自己亦有计划生宝宝,所以最初得知这概念时,立刻想到将来也要为宝宝亲手做一只纪念公仔。又可能因为我是水瓶座,我较感性和浪漫主义,我常常在想,如果这个公仔可以陪伴小孩成长,直至他或她结婚时拿出来做结婚公仔,这有多浪漫呢!”

布胖胖今年11月才开店,然而,潘启安早于半年前便辞职,专注学做纪念布偶,做好开店的准备:“我在一年多前已经萌生开店的念头,但因为工作关系没时间学做,一直以来已累积了很多想法,最终于半年前辞职,全心投入学习制作纪念布偶,例如研究不同参考书,又会看看市面上的公仔,了解它们的结构等,当然还有在家中多练习。”潘启安指自己未试过对一件事有如此强烈的想法,以往都是三分钟热度,但开始制作纪念布偶后,会不自觉地做到凌晨三四点,她笑言:“一开始做了,便不想停下来。”

潘启安除制作泰迪熊,亦会制作不同动物,“不少小孩衣服都有公仔,若然衣服上有猪仔图案,制作熊宝宝有点怪,我便将之造成一只小猪。”
黏朴后,潘启安照纸样画出各个部分,剪出后便可用衣车缝制。

小布偶藏心思

每次设计公仔时,要迎合客人的要求之余,潘启安还习惯收到衣服时会细心观察其细节,看到较特别的部分时便尽量使用。某次潘启安收过一件白底星星图案的T-shirt,而口袋和袖边是黑底的,只占衣服的很小部分,为了将黑色部分用尽,她将衣服的折边缝线慢慢地逐针拆掉,并想到将口袋部分改造成一条小领巾,不然只用白底而不用黑底的部分,小孩或不会想起它本来的模样。若然衣服太小,或需要家长多给一至两件,她便会将不同衣服的布料拼凑起来,制作成公仔。

别小觑一只小小的公仔,制作起码花上8小时。除缝制布料及塞进棉花等基本工序,制作公仔还有一些小技巧需要注意。潘启安习惯每次收到衣服时都会先浸一浸看会否褪色,再熨直衣服,不然会影响剪口是否齐整。然后“黏朴”,将一块称为“朴”的物料黏上衣服,因BB衫多数有弹性,而且较薄身,加朴便能加厚布身及减低弹性,做公仔时,布料便不易被拉至变形。之后依照纸样剪裁,潘启安说每次“起手”时都会格外小心:“由于他们给你做公仔的衣服都一定很有纪念价值,剪错了便找不到第二件,好像这件是宝宝百日宴时穿的衣服,又有一件是小孩很喜欢穿,有很多他的生活痕迹,例如奶渍,虽然我会尽量避免使用肮脏的部分,但若然不够布料,或位置上难以避免,我都会照样使用,因为这些痕迹本身充满了回忆。”

做公仔必备工具:剪刀、水消笔、大头针、剪线刀及锥线针。

没有竞争的世界

坊间已有数个同类型品牌,便问潘启安如何突围而出,对此她却不以为然,不认为手作世界应存有竞争,“最初我在外国某网站看到一位妈妈将孩子的旧衣改造成泰迪熊给他,触动到我的浪漫神经,始生学习这门手工艺及开店的念头。直至后来真正计划开店时,才知道原来香港也有其他手作人在做。不过我觉得手作品不会每一件都一样的,连自己亲手做的都不会,何况是跟别人的呢?”

潘启安表示自己素来不爱竞争。她读社工出身,做过两三年社工后转到金融界,亦选择较平淡,而非要搏上位的职位,现身于手作世界,节奏更缓慢,更令她渐渐忘掉竞争,“我不会将自己的作品与别人的比较,认为自己哪一部分要做得比别人好,抑或视其他品牌为竞争对手。我不会看着别人的作品来做,觉得人有我有,人没有的我就要有。若是这样,这不但会影响我本身的创作,亦有违了当初我单纯为了兴趣而全职做手作的原意。其实手作人不应是对立的,而是可以百花齐放,各有各特色地并存发展。”不论高低,只谈特色,潘启安做的公仔更立体,设计简洁,她说制作头部最复杂:“因为头部最立体,弯位较多,需要慢慢缝制才行。”

潘启安不爱竞,做过社工和金融,最后决定投身手作世界。

有投资才有回报

“虽然好像很离地,但我觉得生意是次要,我比较想让更多人认识纪念布偶,将有纪念价值的东西,以另一个方式保存下去。香港地太少,每个家庭都面对位置不够的问题,不少具纪念价值的东西都无法保存,又抑或就算有位置让你保存衣服,放太久又会发黄,用来做公仔便没有这问题,而且更易保存。我不介意大家不帮衬我,甚至是网上自学,因为生意太多我还怕会影响质素。”其实最初潘启安亦曾迷茫过,内心有不少反对的声音。

半年前开始筹备开店,看见本地市场上没有太多相关品牌,心想这市场是否不需要这类产品,又想到买一只现成公仔又便宜又方便,有多少人愿意找她做一只公仔呢?连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时候,她的家人却告诉她:“要做就要去到尽!”这支持予她无限的动力,亦令她更明白要给自己一次机会,不论结果,慢慢尝试。另一边厢,同样做设计相关生意的丈夫,明白要有投资才有回报,当潘启安质疑自己会否买了用不着的素材,丈夫都予她鼓励,亦不时给她有用的建议。手作之路在本地从不易走,但有家人的陪伴与支持,或至少不会苦闷。

潘启安

“布胖胖”创办人,曾任职于社福界和金融界,辗转踏入手作界,却让她拥有前所未有的决心。半年前辞去工作后,自学制作纪念布偶并反复练习,最近开设网店“布胖胖”,希望能够为繁忙的妈妈们,制作一只独一无二,又别具纪念价值的布偶给孩子。www.facebook.com/bobublue.handmade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吗?请购买今期《香港01》周报,或点击此处:成为我们的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