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中的文化 | 漫步天后车公古庙 浅谈香港信俗文化
说起中国文化,少不了传统节日一环。农历新春、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冬至,各种节日,各有习俗。“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1)“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2)这些千古诗句背后流传的,都是民间的信仰习俗,即信俗文化。
撰文 : 香港电台电视部 | 题:漫步天后车公古庙 浅谈香港信俗文化
香港民间诸神众多,天后、车公、北帝、洪圣、观音、文昌、城隍……寸土寸金的香港地,街头巷陌却随处可见供奉神祇的香火寺庙。香港历史博物馆馆长邹兴华,作为文化导赏员,便在各式庙宇中选择了天后庙和车公庙,来介绍香港的信俗文化。
在上一篇《行走中的文化》(“地理”)中,学生们认识了香港海路运输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港口──佛堂门。就像“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3)一样,每个人来人往的停泊之处,必会留下千丝万缕的文化足迹。而在佛堂门,便有这么一座天后古庙,在千百年的海浪声中,默默送走一艘又一艘船,一代又一代人。
天后信俗,2009年获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见其历史文化价值。现时全世界约有5000多间天后庙,除中国沿海地区外,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及日本等国。
香港天后庙多达上百间,最古老的是西贡北佛堂门天后古庙,又称“大庙”。大庙建于南宋,修缮于清代后期。“系出莆田坤仪称母,恩流荷泽水德配天。”天后古庙的对联,道出了天后的出处。邹馆长引述,天后娘娘相传是北宋初年福建莆田湄州岛的神女林默,在世时行善济世,惠及百姓。林默去世时,民间已供其香火,北宋后年朝廷册封其为“顺济”,至元朝,改称号为“天妃”,至清代才称为“天后”。后世沿海地区供奉天后,为保佑渔民出海后可平安归家。进入天后寝宫,天后娘娘居中,除了座前侍从,两旁分别站著千里眼、顺风耳,为天后查探民间疾苦。整个神龛的布局近似民间的衙门,可见信众寄望神明保佑,帮他们排忧解难,渡过难关。
一年中,祭祀天后最重要的日子便是天后诞。每年农历三月廿三日,各处善信所成立的花炮会,都会进献花炮到天后庙还神。资深扎作师傅--冒卓褀简介了花炮的特色﹕作为传统纸扎品,花炮顶端需写上神诞名称或团体名,高处中间有“蝠”(福),背后覆以红布,前方饰以金花,正面则挂“灯”(寓意“丁”),中心的“炮胆”位置,便用以安置神明的神位。花炮进献后部分地方还会保留“抢花炮”的传统仪式。
民间神明贺诞的另一传统活动是搭棚唱戏,酬谢神恩。无论是鲁迅笔下的“社戏”,还是香港的神功戏,殊名而同归。据说天后诞是香港最多神功戏上演的节日,除酬神祈福外,此举亦希望通过戏曲故事教人向善,导以道德规范,晓以儒家教化,令信众懂得分辨是非黑白和忠奸曲直。
逛完大庙,邹兴华馆长带著高小学生们去了沙田车公庙,普及了另一位民间之神车公的故事。据说车公为南宋的将帅,曾护送宋帝南下避难,及至香港。其人除行军外亦擅医术,所到之处疫症即止,便受民众奉祀,以求庇佑。车公庙中前为新庙,后为古庙,古庙有百年历史,平日并不开放。虽则大年初二乃车公诞的头诞日,但广大善信多于初三赤口之日前往车公庙,转风车以求新年鸿运当头,而这也俨然成为本地信俗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庙宇导赏结束后,学生们进入了游戏挑战环节。这次挑战可谓脑力和体力缺一不可,参与学生来自大埔旧墟公立学校、香港青年协会李兆基小学、九龙塘宣道小学及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黄楚标学校。除天后及车公外,其他诸神的来历及名号,民间信俗的各种作用等,都是考核学生的内容。车公庙的解签一景,也成为挑战的环节。学生们手执不同签文,解得津津有味,说得头头是道,尽显口才和智慧,令人赞不绝口。而最后的舞狮回合,才是难度最大的挑战,由醒狮团的姜伟康师傅和苏永健师傅指导,学生们亲身上场,前三拜、后三拜、高、低、双抛,行动有序,进退得宜,流光溢彩中,别有一番趣味。
古人祈求“天地神灵扶庙社”(4),亦自省“位卑未感忘忧国”(5),民间信俗,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6)的儒家思想,一脉相承,自古已然。跨越多少山河,领略多少风俗,渺渺尘世间,有虔诚的叩拜,冥冥天地中,有不朽的寄望。一拜一求一香火间,神明们低眉信手,续了人间的道义,全了家国的绵延。
(1)诗句来源﹕杜牧《清明》
(2) 诗句来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 文句来源﹕叶梦得《避暑录话》
(4) 诗句来源﹕陆游《病起书怀》
(5) 诗句来源﹕陆游《病起书怀》
(6) 资料来源﹕《礼记‧大学》
香港电台电视节目《行走中的文化》带领观众深入了解十个具代表性之历史文化项目,逢周日晚上8时于港台电视31播出。详情 : https://www.rthk.hk/tv/dtt31/programme/culturewalk
(图片由香港电台电视部提供,本文不代表艺文格物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