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半山百年老宅变身花园 漫步Leo Wong“花影瓷语”陶瓷展

撰文: 梁嘉欣
出版:更新:

【展览/陶瓷/艺术】远离中环繁嚣,沿著绿意盎然半山小径蜿蜒而上,一座典雅百年老宅“漆咸居”(Chatham Maison)便映入眼帘。这座充满殖民风情的二级历史建筑,最近变成了一个特别“花园”。

原来香港陶瓷艺术家Leo Wong(王俊贤)正在这里举办“花影瓷语”个人展览,透过一系列牡丹陶瓷雕塑作品,为这座西式建筑增添几分东方诗意。

香港陶瓷艺术家Leo Wong(王俊贤)“花影瓷语”个人展览现场(Leo Wong Ceramics)

在百年老宅邂逅苏轼绝句

“漆咸居”建于1927年,最初是一座私人住宅。在日占时期,曾被用作日本军官办公室。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它又变成私立学校“策文书院”。2018年,“漆咸居”被列为香港二级历史建筑,现在则是一个艺术研究和交流中心。

展览于百年半山老宅漆咸居举行(Leo Wong Ceramics)

这次展览名为“花影瓷语”,灵感源于宋代苏轼七言绝句《花影》。Leo Wong巧妙以其诗作意境,着力表现了花影动与静,光阴去与来的变化。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 花影 》 宋代 苏轼
展览中最引人瞩目是一系列用陶瓷制作的牡丹花。(Leo Wong Ceramics)

展览中,最吸引是一系列用陶瓷制作的牡丹花。牡丹在中国文化中代表富贵和吉祥,而Leo Wong手下牡丹,看起来不像传统装饰品,反而像是有生命的花朵。透过光线折射,薄如纸张瓷土花瓣呈现出半透明质感,宛如真花被阳光穿透。

Leo Wong手下牡丹瓷土花瓣薄如纸张(Leo Wong Ceramics)

二十年园艺经验融入陶土

与大多数陶艺家不同,Leo Wong创作背景比较特别。在成为陶艺家之前,他做了二十多年园艺设计师,还是一位注册树艺师。他曾在新加坡和瑞士日内瓦生活过,由于长期与植物为伴,他对花卉形态和生长习性有著深入了解。

香港陶艺家Leo Wong(Leo Wong Ceramics)

2014年,Leo Wong开始向香港陶艺大师何大钧学习石湾陶塑技艺,这是一种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包括选泥、手捏、上色等等。他将园艺知识和陶艺技巧结合,创作出一系列有个人风格的花卉陶瓷作品。2024年,他更代表香港参加了威尼斯Homo Faber欧洲顶级工艺双年展。其作品也被荷兰驻港总领事馆、香港半岛酒店、Van Cleef & Arpels、Chanel等机构收藏。

复兴千年绞胎工艺

Leo Wong近年致力研究一种“绞胎”工艺。(Leo Wong Ceramics)

他近年致力研究一种名为“绞胎”的中国传统陶瓷工艺。这种技术起源于唐代,在宋代很流行,由于工序繁复、耗时极长,历代以来仅有少数技艺高超工匠能掌握,元代以后更逐渐失传。“绞胎”是将不同颜色和质感瓷土混合、揉绞,在陶瓷内部形成独特纹理,被誉为“瓷中君子”。

他重新应用这种古老技术,将颜料混入瓷土,令透光度达到极致。每件作品需要经过十多道工序,完成后还要放置一个月慢慢风干,最后再放入接近1300摄氏度窑炉中烧制两天。这个温度比任何已知火山熔岩都要高,烧制过程中作品很容易变形或损坏,所以需要极精准控制。

“花影瓷语”展览每件作品都要经过十多道工序才能完成(Leo Wong Ceramics)

与一般陶瓷光亮、厚重质感不同,Leo Wong作品从坚硬物料中带出花瓣柔软、动感效果,构成视觉与触感冲击。展览以外,主办单位亦设艺术家私人导赏团,有兴趣的读者可留意官方资讯,了解更多,敬请预约参观。

【展览详情】
名称:Leo Wong 个人陶艺展览“花影瓷语”
日期:中环漆咸径23号漆咸居艺术研究与交流中心 2 楼常设展厅
地点:即日起至2025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