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巷可以好精彩】观塘黑夜艺术快闪 齐以创作介入公共空间
后巷,是一处不为人注意的公共空间,但我们又经常使用。例如电影场景中,餐厅总是在后巷堆放杂物,《志明与春娇》一群人“打边炉”,警察捉贼至巷尾。后巷还可以有怎样的玩法?
后巷的多元想象?
Michael Wolf镜头下的香港后巷
2015年,《艺们》开始探索观塘的景观与独特性,并邀请策展人叶启俊参与。有日,策展人叶启俊在观塘后巷意外发现“起动九龙东”主持的“后巷计划@九龙东”产物--地下写有街名,更有箭咀指示方向。他表示从未在其他区看过这样的景观,认为已成为观塘特色。
从这个念头出发,经过考察、研究、讨论,他们最终决定在观塘举办“走夜巷”活动。一来,他们认为观塘的后巷在日渐单一的城市景观中更具个性,希望发掘后巷更多的潜能;二来,叶启俊认为公共空间不能任由政府美化,其他人也可一起以艺术介入公共空间。
本来计划只邀请了八个创作单位,包括艺术家叶蕙龙、卓颖岚、王伟健、陈佩玲、何绮雯、叶韦瀚、杨秀卓,以及专做水泥作品的创作组合“倒模”,于今年 11 月 25 日当晚“占领”观塘后巷,用作展示作品或即场创作。不过,既然是公共空间,叶启俊认为应更开放些,于是公开招募公众参与,欢迎有兴趣者到时一起“走夜巷”,观察和欣赏日夜回异的观塘工业区及后巷独有的景观。
而在后巷搞艺术,令不少人有“非法集会”的顾虑。叶启俊接受《立场新闻》访问时强调,公共空间有不同使用者,故他们只作几小时的快闪行动,即装即拆。他进一步解释,经过对公共空间相关法例的初步研究,公共空间只要能保持“自由出入,没有封路”则不用向政府部门申请。因此,以艺术暂时介入公共空间的行动,叶启俊希望探索我们对城市空间的使用权。
活动详情
日期:2017年11月25日 下午4时至晚上11时(暂定)
地点:观塘工厂区一带后巷(地铁站向海方向),见活动范围平面图
申请方法:
有兴趣人士请提交以下资料至此(http://bit.ly/2eY6tJz),截址日期为2017 年 9月29日晚上11时59分:
(1)100字以内阐述计划概念和详情,中英均可
(2)包含过往作品的个人或团体网站。如无,可提供最多5张的过往作品照
(3)用作联络的电邮及电话号码
注意事项:
﹣媒介、方式不限、作品面积不限(但要考虑展示场所)、申请次数不限
﹣以善用场地特色(后巷、工业、观塘、城市、公共空间等)为佳;
﹣因场地为公共空间,活动又只为期一日,计划以简便、流动性高为佳,例如“快闪”模式;
﹣活动不包括任何保险,创作及作品展示需要请注意个人及公众安全(参考指引: 逃生途径规定 #25.3)
﹣建议有兴趣人士先自行到场地考察。
获选计划数目:视乎申请计划和数量而定
获选计划支援:咨询、技术、行政、宣传、活动地图印刷等。因是次活动并无获得资助,参与单位须自行负责制作费。
计划时间表
9 月 29 日 申请截止
10月2日 至 13日 审核、面谈和甄选
10月16日 个别入围通知
10月16日 至 11月 讨论细节及制作展品
11月25日 (黄昏) 展品安装、公众开放 (午夜前)拆卸展品、离场
查询:hey.altermodernis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