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望真相】日本清尸员制孤独死现场模型 重现无人无物的悲哀

撰文: 黄正轩
出版:更新:

华人忌惮“无仔送终”,寂寞郁郁而终既是凄凉、亦是不光彩体面的归宿。只是现代社会以都市为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瓦解传统人邻关系和宗族结构,即使核心家庭,亲戚彼此相处都是若即若离,似有还无。人生最后时光,孤身上路已为常态。
东亚发达地区如日本和香港,传统风俗急速消逝,人变成原子化个体,人际疏离问题相当严重,特别发生在独居长者身上。
《无缘社会》本为日本NHK电视台于2010年制作、探讨人际关系疏远的专题节目,及后发展成一个专有名词。一个失去所有羁绊和缘份连系的人,断六亲,远离故乡,毫无社交生活甚至工作,就会陷入“三无”境地:无社缘、无血缘、无地缘。

日本无缘者,随时在斗室中过身而无人知晓。尸体或过了数月、腐烂直至传出阵阵臭味方为邻居发现。相较地广的日本,这情况在人烟稠密的香港难以想像,毕竟大家都住在密集式住宅单位,有人过身好快便察觉到。

类似的尸体发现,不时见于日本新闻报导,“孤独死”已发展成一股趋势或现象。死者生前或许有精神问题或情绪心理困扰,对生活失去要求和动力,甚至连基本的自理都成问题,以致他们被发现时,身处房间往往一片狼藉,杂物垃圾堆积如山,加上尸体腐败,蛆虫爬满,臭气薰天,恶劣无比。

迷信与否,死过人的住宅向来被视为不祥之地。鉴于孤独死案件近年急升,出事单位或房屋往往要劈价出售,而只问低价不问吉利、“百无禁忌”之买家确实存在,因此亦有一定市场。地产商要再次将这些单位推出市面公开发卖,首先做的就是清理房间,于是就衍生出专业处理孤独死遗体、打扫现场改善状态的清理员。

ToDo-Company是其中一间提供清理遗体以及遗物整理洁净服务的公司,25岁的员工小岛美和(Miwa Kojima)是曾在三年间处理过超逾三百个“死亡之室”的资深清尸员。她花了一个月、把印象深刻的三个案例现场制作成微缩模型,于日本最大的殡仪业展览“エンディング产业展2017”展出。

这些尸体发现地点的现场惨状,充满视觉冲击和震撼。其中一个模型为位于千叶的一个浴室,骤眼睇只是浴缸浸住发黑污血,满泻地上。但真实情况更加恐怖,死者冲凉间离世,两个月后才被发现,可以说是整个人都接近“溶解”。当时缸水仍保持温热,尸身皮肤如同煮烂的熟肉般剥落。移离尸体时,骨肉即刻分离,部份骨头甚至卡在缸中。

另一个垃圾堆积如山、几乎叠到上天花板的死亡之室,灰尘扑扑,除了极大量食物包装的废物外,更有无数装在空的胶水樽和便利店胶袋的屎尿之类“人体废物”。死在这样一个垃圾岗,可谓尊严尽失。

最后一个模型,是一个榻榻米房间,圆形茶几上放着食到一半的便利店饭盒,地上散放着杂志报纸等刊物,腐败流出的尸水渗入了榻榻米和白色被褥,使其染污形成如影黑印,深深刻划了死亡事实。小岛美和回忆说,在这房间去世的是位独居中年人,似乎用餐时暴毙,一直无人察觉,直至水务公司奇怪该住户长期无用水,上门了解时才发现他已经过世——那时已是死亡后五个月。

小岛美和因双亲离异,高中时代起便与父亲分居,父亲曾因中风而濒临孤独死边缘,被前来商讨离婚细节的母亲发现,送院后不久不治。身为过来人,小岛指除了独居者孤独死外,也有家人同住之情况下孤独死的案例,那是因为在一个失败的家庭中,成员彼此相处极为疏离,以致家人死在隔离房内而懵然不知。最夸张的例子是去世两个月后才察觉得到。

小岛认为孤独死的寂寞、痛苦和绝望很难透过照片去传达。死亡之室的微缩模型或许带有猎奇意味,令人情绪不安,但能够呈现甚至还原房间内的杂乱布局、垃圾埋叠起来的深层次。集中观看下,观众产生彷如置身现场的立体死亡感觉,能弥补平面照片的不足。

或许这几个模型能起到当头棒喝的警世作用,令人觉醒,及早关心左邻右里的边缘孤独者,以免将来因冷漠自私而酿成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