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九故宫协议签订、将设附属公司 胡恩威担心成为另一个PMQ
西九文化区与北京故宫签订合作成立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协议的限期,本于上周五(6月23日)届满,西九管理局行政总裁栢志高曾在上星期一个活动上表示有可能延迟。在延迟差不多一个星期后,协议终于于今日(6月29日)签订。签署仪式在文化区临时苗圃公园内(即西九故宫未来馆址)举行,由政务司司长兼西九管理局董事局主席张建宗与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签订,而见证签署的嘉宾包括今日开始访港的国家主席习近平、特首梁振英及候任特首林郑月娥。
将设西九全资附属公司 北京故宫可提名一人进董事局
对于西九故宫,除了应否成立、选址是否合适的争议之外,另一受人关注的问题,是西九故宫能否独立运作。这次签订的合作协议,正是明确了西九文化区管理局和北京故宫在西九故宫中的角色和责任。管理局将负责西九故宫的日常运作、策展和维修保养工作,亦将成立一间全资拥有的附属公司,该公司董事局成员将包括西九管理局董事局成员,以及在中国艺术、历史和文化遗产领域具备有关博物馆藏品、管理和策展事宜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士;而北京故宫则有权提名一名代表加入该董事局,作为西九故宫与北京故宫之间沟通和协作的桥梁。
北京故宫的责任包括借出藏品,并向内地有关当局作所需申请。根据协议,文物的借用期可延至长达两年,长期展出的文物数目会不少于600件/套,加上短期展出的文物,西九故宫同时展出的故宫藏品合共可达900件/套。除了借出文物的数目,协议也提及了文物级数的安排,北京故宫会向相关部委申请特别批准,使外借的一级文物在数目和比例上,能超越现行适用于香港的限制。
胡恩威:有专业性才能有独立性
根据这份协议,西九故宫将成立附属公司运作,董事局成员包括西九管理局的董事局成员和中国文物方面的专业人士。胡恩威回应01记者访问时提到,他担心该公司董事局的组成会令西九故宫成为“下一个PMQ”或“社会贤达俱乐部”。他认为,在博物馆的管理上,有专业性才有独立性,“馆长是谁最重要”,董事局的角色应该是服务馆长,而不是馆长反过来服务董事局。他希望西九管理局搞清楚建立西九故宫的目的是什么,如果选择了错误的人选去管理西九故宫,会导致它难以吸纳年轻人和普通市民成为观众,就像PMQ目前的困境一样。为避免西九故宫成为“文物投资者的乐园”,胡恩威还建议西九故宫董事局中不应有文物投资者。
“不如从康文署借调专业人士,他们已经有策展文物的经验,并且与北京故宫接触多年,知道怎样处理。”胡恩威表示,目前西九文化区管理局中缺乏中国文物方面的专家,而以康文署专业人士加上西九架构的方式处理,亦可避免康文署公务员体系下的官僚问题。胡恩威认为香港不缺乏中国文物方面的专家和人才,除了从康文署抽调人选,他也看好香港的故宫专家赵广超,形容对方是“将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权威”,就算不是由他担任馆长,也一定要有他的角色在里面;另外,恒隆集团董事长、亚洲协会联席主席陈启宗也是他心目中担任董事局主席的合适人选,“熟悉北京运作,有国际视野,也不是‘忽然故宫’”;如果讲学术背景,他认为中大建筑系教授何培斌可以胜任。至于北京故宫提名的董事局成员,胡恩威说由北京故宫现任馆长单霁翔担任则最佳,他相信单最能够处理好双方的沟通。
胡恩威提到的人选中,赵广超不必多作介绍。而陈启宗是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创办人兼会长、北京故宫文物保护基金会发起人兼首届理事之一,曾出钱支持北京故宫的修复工作,与北京故宫关系良好。西九故宫项目公布后,也曾盛传有“梁粉”之称的陈启宗对西九故宫早就知情,但他当时否认了相关传闻。何培斌教授则对文物保护和故宫建筑相当熟悉,曾在香港艺术馆举办“故宫的历史展现及现代意义”讲座。西九文化区回应查询时表示,目前暂时未有西九故宫馆长和董事局人选,亦未有相关时间表。事实上,胡恩威也担心提到的相关人物会“见光死”,他希望无论支持或反对某一人选,都要公开讲,不要“背后讲”。
协议签订后,西九管理局下一步将拟备西九故宫的详细设计,并在2018年展开建造工程,预计于2022年竣工。胡恩威则一再强调,以西九故宫目前的设计,很有可能无法按期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