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廿年空间战之二】直立文艺发酻地——富德楼
人类历史上,很多战争都源于资源的争夺。回归二十年,土地问题引发了这个城市最旷日持久的战争,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既有关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居住空间),亦有关于我们在生活之上对于文化艺术的需求。
二十年来,政府场地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难以满足文化艺术的发展。连政府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开始新建或更新文化场地,更展开了西九文化区计划;另一方面,各种大小不同的民间文化艺术机构及组织也纷纷成立,形成百花齐放局面。然而,无论政府主导或民间组织的艺文空间,都面对不同的问题,值得探讨;而艺文空间的转变,实际上也反映了文化政策、社会关系、市场变动、香港人的文艺喜好……
为何回归二十年要访问富德楼?因为这个地方让许多文艺工作者及艺团发酵,六百呎的空间孕育了创意及技艺,让不同艺术工作者建立未来发展的基石。从富德楼的经验看看,艺术工作者到底需要一个怎样的空间?或者,如果有空间,又可如何运用?
平租、少管理作招徕
那次研讨会后,富德楼的大业主主动联络冯美华,希望为艺术家提供空间。由此,冯美华便作为业主及租客的“包租婆”,担起大旗,照料14个单位,后来增至20个。
不过,这个包租婆不是从周星驰的电影出来的,而是独立影像艺术家、1a space及艺鹄创办人、艺术发展局评审员,更曾任进念二十面体的经理、兆基创意书院的校长及艺术中心艺术管理课程的导师。百足咁多爪的冯美华一路从油街艺术村及牛棚艺术村走来,熟悉艺术圈,所管理及经营的富德楼有一套自由、自律及自主的哲学。
我们也会面试,经验不重要,反而视乎想法及能否建立互信的关系。
富德楼是一个“外外百老汇”
美国戏剧界把百老汇分成三层——内百老汇、外百老汇、外外百老汇,外外百老汇上演的戏剧往往实验性较强,观众较少,门票也比较便宜,但如果它受到欢迎,就有可能转移到外百老汇甚至内百老汇。冯美华形容富德楼正是一个“外外百老汇”(off off broadway),让艺术发展初期的嫩苗茁壮成长。自从特区政府于05年提出要加快推动文化及创意产业,并于09年确认此产业为六项优势产业之一,大学的相关课程增多,文化及创意产业的毕业生人数愈来愈多,却没有切合这个产业的发展模式,在初期给予更多资源及实质的支援如实体空间及发展空间。如果艺术家在发展初期没有实验及创作的空间,只会直接影响香港的文艺发展。
从西九到富德楼的香港文学
位于富德楼一楼的香港文学生活馆在2013年进驻,是文学界多年争取在西九设立文学馆不果的另一尝试。2006年,原本地产味较重的西九项目推倒重来,三年后,香港大学比较文学系助理教授司徒薇提出在西九文化区增设文学馆的建议,文学界不止发声,更以公民运动的方式争取建立文学馆。同年,作家董启章发表〈文学是要“馆”的〉,单单题目已直指实体空间的需求。
文学人的力量及希望
从发起文学馆倡议开始,倡议小组做了不少的行动,2009年在西九咨询中抗议西九持份者名单中不包含任何文学团体;2010年,小组成员邓小桦以设立文学馆作为政纲之一,参选香港艺术发展局;2011年,文学馆工作室连结反高铁运动,在菜园村举办“废屋文学馆”展览等等。
文学资源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