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书店似颜绘》抓住港澳独立书店神韵 反映时代面貌|开卷乐

撰文: 开卷乐
出版:更新:

“书业利润微薄,如果想发大财,应不会去开书店吧!会成为书店店主的人,总是相信阅读的力量,有些使命想达成,有些信念想传递。”自由插画师兼文字工作者潘德恩如是说。
文:香港电台开卷乐|原题:《独立书店似颜绘》-相信阅读的能力

香港电台文教组节目《开卷乐》由冯杰、郑政恒、黄怡、邹芷茵、唐睿主持,逢周六晚上8时30分至9时,港台第二台播出。节目重温 : https://podcast.rthk.hk/podcast/item.php?pid=541

潘德恩自小爱逛书店,她曾任记者,在采访新书发布会、访问作家前,也爱到书店搜集资料。及后潘德恩因参与书籍出版学徒训练课程,启发她以“似颜绘”记录书店面貌。“似颜绘”一词取自日文汉字,意指以速绘形式画出人的轮廓神韵。于是潘德恩开始绘制书店的模样,并访问店长,甚至亲身到书店实习,以各种形式深入探讨十间港澳在地的独立书店面貌后,出版了《独立书店似颜绘》一书。

香港独立书店Kubrick(李慧妍摄)

香港寸金尺土,小本经营的独立书店店长们都绞尽脑汁,善用空间。潘德恩在每章甫开首便细致地描绘书店空间设计俯视图,附带书架摆放、小摆设在书店所包含的意义等,更有室内设计师对该书店建筑空间的评论,拆解书店空间布局。潘德恩以爱书人角度写书店,与室内设计师的专业角度分析,相辅相承。

除了空间,“时间”对捉住书店神韵的记录也尤其重要,因此作者详列书店的地址、店长、营业月份,以至她自己到书店实习、作空间记录和访问的月份,予读者由空间到时间有一概念。书店的呎数、藏书量、书种,哪些书畅销、哪些尽量少入,依据各个书店店长风格各有相异。店长信念和行事作风透过入书、摆位等呈现顾客眼前。潘德恩亦加入了个人感觉和“熟客眼中的书店”的第三身角度,记下了众人与书店的互动。

开书店有多种可能性,一人或多人经营,销售文史哲书籍以至漫画等。在“七分一书店计划”中,业主同意以平租方式邀请七个素人进行为期六个月经营书店的实验,用创意发掘书店的可能性;“纸本分格”店主凭对漫画的热诚,牺牲个人时间也要对顾客进行一对一漫画咨询和推荐服务。

潘德恩认为书店不单是商业性卖书,亦能承担公民社会教育的责任。书店设置与社会环境息息相关,在“猪肉台”上摆放的是城市人关心的书籍,如“猎人书店”设有情绪创伤柜,反映社会部份读者的渴求。“神话书店”专门选购历史书,在史书柜设有“近代史多角度,历史不是只有一种解读”的分类。

《独立书店似颜绘》由筹备到出版只一年多,书中记录的十间书店中,数间已经结业。然而,书店交替有时,你方唱罢我登场,又会有人愿意继续尝试经营新书店。潘德恩言:“书店总会有人排除万难会去开,这似乎是时代需要,当世界变化越快,大家会有不了解地方,越来越多人想透过阅读去理解瞬息万变的变化。书店的诞生源于大家想理解社会的欲望。”书中也记下店主的经营心得,希望作为后起店主的参考。

记录书店就如同反映时代面貌。潘德恩提及,上一本记录香港独立书店的书,是周家盈于2021年撰写的《书店有时》,《独立书店似颜绘》正好续补了2021年后的变化,如作者自序中言:“在这动荡时代,改变大抵会越变越剧烈,我期望未来有更多人能一起动笔,记录曾邂逅过的、属于某一刻的书店。让这些书店的存在,能一直被我们牢牢的记在心上。”

(本文原刊于报章专栏《开卷乐》,此为加长版。图片及标题为编辑所拟,本文不代表艺文格物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