揾AIA、宏利管理MPF 投资表现或相若? 了解成份基金的投资模式
MPF(强积金)你认识多少?懂得分辨股票基金、债券基金、保守基金等,并了解风险愈高基金回报愈高的道理是基本,但如要全面及专业地比较及掌握各强积金计划的优劣,便需要了解各种成份基金的投资模式,包括“核准汇集投资基金”投资、“核准紧贴指数集体投资计划”投资等。
想多学一点相关的理财及投资知识,不妨看看MPF专家梁世杰的解说。
文:梁世杰
大家对强积金的成份基金组成,大多有一定认识,例如大家都听过有多种成份基金的分类,好像是股票基金、债券基金、保守基金等等;亦都知道回报与风险的关系,好像股票基金是高风险高回报的代表,保守基金就有与银行存款差不多的回报。进深一点的,就是留意一下基金收费、近年的回报表现,与及十大持股,已经是不错的考虑,对管理强积金会有很大帮助。
但是,以上的只是成份基金的表象,如果大家再仔细拆解下去,从成份基金的投资角度入手,会有更深入及意想不到的发现,或会令自己对强积金改观。
拆解强积金成份基金:(按图了解)
一.强积金由最低层的投资经理作实际投资
成份基金的投资模式,其实是分为以下四类:
1. 直接投资;
2. 透过一个“核准汇集投资基金”投资;
3. 透过一个“核准紧贴指数集体投资计划”投资;
4. 透过两个或以上的“核准汇集投资基金”或“核准紧贴指数集体投资计划”投资。
相信大多人数人以为强积金的成份基金是采用第一类直接投资,以为基金的投资经理把供款直接投资股票及债券。其实,只有少数的成份基金是采用直接投资,而且通常是保守基金及货币市场基金等类别。
大多数的成份基金是第二类,即是透过一个“核准汇集投资基金”投资。“核准汇集投资基金”是强积金的特别术语,指一些市面上的基金,在积金局批准下,可给予成份基金直接投资。例如某一美股成份基金,它不是在成份基金层面便直接投资美股,而是把大部份供款交给下一层的“核准汇集投资基金”,由该“核准汇集投资基金”投资于美股。在这类投资架构,其实出现了两个基金,两个信托人,两个投资经理。
除了“核准汇集投资基金”,成份基金亦可将供款交给“核准紧贴指数集体投资计划”作投资。“核准紧贴指数集体投资计划”与“核准汇集投资基金”的不同之处,就是“核准紧贴指数集体投资计划”是指数基金,例如盈富基金,投资取向是固定于追踪某一指数,因此可以被视为被动式投资;而“核准汇集投资基金”是由投资经理作投资决定,可以被视为主动式投资。
主动式投资的成功关键在于投资经理的投资功力、眼光及运气;而被动式投资通常只获取市场的平均回报。由于投资经理的表现起伏较大,因此近年一些计划的受托人将成份基金转型成为第四类,透过两个“核准汇集投资基金”进行投资,称之为多元投资经理模式,分散一下个别投资经理的风险,亦渗入一些被动式指数投资。
“核准汇集投资基金”及“核准紧贴指数集体投资计划”的资料可参考积金局网站(见此)
二.不同强积金成份基金都是买同一基金
当大家了解到大部份成份基金不是直接投资,而是透过“核准汇集投资基金”去进行投资,便可以进深看看这些第二层基金。由于香港强积金的搞手,尤其是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头几位,不是保险公司就是银行,他们的本业并非基金投资,他们于是便将成份基金指定投资于一些专做投资的公司所成立的“核准汇集投资基金”。
例如宏利、友邦、中银保诚、中人寿的强积金计划下的增长基金,都是透过投资公司富达所管理的第二层“核准汇集投资基金”去进行投资,所以这几只成份基金的投资表现基本同上同落,回报的差异只在于基金收费,见下表:
中银保诚的基金开支比率为1.09%,五年期回报是5.2%;宏利的开支是2%,比中银保诚多近1%,五年期回报是4.29%,比中银保诚的少近1%。将基金收费再拆细分析,收费最贵的宏利,原来比其他计划多收了一项保荐人费,而且其他各项收费亦较高。
所以,要比较成份基金,除了将第一层成份基金按投资类别作区分,接下来亦要将第二层甚至第三层的“核准汇集投资基金”及“核准紧贴指数集体投资计划”按投资经理作区分,将最低层同一投资经理统一评比,用多角度分析及考虑视点,才能全面及专业地比较及掌握各强积金计划的优劣。
专页:MPFDIY
即入“MPF管理”专页,掌握更多管理强积金技巧及心法!(按此进入)
立即下载《香港01》,紧贴公务员职位空缺、劳工处笋工推介,了解CV、面试致胜技巧!下载网址:https://hk01.app.link/bkbJyY5t4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