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专用区.图辑】歌声回绕旺角18年 交织五湖四海的街头文化

撰文: 苏炜然
出版:更新:

油尖旺区议会今日(24日)开会,讨论由经民联议员提出,取消旺角西洋菜街行人专用区的动议,动议最终在15人支持,1人反对下通过动议,要求政府研究终止“旺角西洋菜街行人专用区试验计划”。旺角行人专用区从2000年开放至今,18年来聚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表演者,除了日本远道而来的Mr. Wally,也有唱普通话、载歌载舞的大叔大妈,有耍杂技的哥哥,亦有政治团体在此举办活动。每晚专用区也吸引不少市民与游客驻足欣赏,成为香港的特色之一,但亦有附近的居民和商店因声浪而感到困扰。无论你是否喜欢这个地方,这里出现过画面,不久或会成为绝响。摄影:欧嘉乐、吴钟坤、钟伟德、李泽彤、林若勤、曾梓洋、梁鹏威、余俊亮图片编辑:苏炜然、徐尉晋

油尖旺区议会今日(24日)开会,讨论由经民联议员提出,取消旺角西洋菜街行人专用区的动议,动议最终在15人支持,1人反对下通过动议,要求政府研究终止“旺角西洋菜街行人专用区试验计划”。(欧嘉乐摄)
日籍街头艺人Mr. Wally是时常出现在旺角的表演者之一。曾经被警方查问驱赶,据称是因为他持工作假期签证来港,当时警员表示“只有持香港身份证人士方可在这表演”。事件引起关注及讨论。(吴钟坤摄)
行人专用区上摆满了唱歌的档口,不少大妈大叔每夜带同乐器及扬声器,来此高歌表演。(吴钟坤摄)
旺角咖哩大王名叫Hira,来了香港须臾20多年,是“旺角咖喱屋”的老板。当上人肉宣传大声公是因为没有员工肯做这苦差,他又不喜欢强人所难。事事亲力亲为,每天工作十几小时。(钟伟德摄)
自从旺角行人专用区开放后,便成为不少政治团体举行论坛的地方。图为2017年9月17日举行的公民论坛,出席者有(左至右)梁国雄、吴霭仪、岑傲晖、戴耀廷及郭家麒等。(李泽彤摄)
行人专用区的常客之一,是伞后团体“鸠呜团”,2014年雨伞运动至今,每晚在街上宣传普选理念。图为2017年8月21日,鸠呜团成立1000日活动。(资料图片/林若勤摄)
除了演唱和卖艺,行人专用区亦成为市民举行各类活动的地方。2015年11月17日,世界杯外围赛,中国队对香港队;有团体在旺角行人专用区旁边直播赛事,吸引大批观众观看。本土民主前线梁天琦(右)亦有参与其中。(曾梓洋摄)
每晚旺角行人专用区的歌声和表演,也吸引不少市民与游客驻足欣赏,成为香港的特色之一,但亦有附近的居民和商场因声浪而感到困扰。(曾梓洋摄)
在长长的西洋菜南街中混杂不同的歌声,当中有多少在大家心里留下深刻印象?(曾梓洋摄)
在闹市中心来一曲华尔滋。(吴钟坤摄)
表演者之中,也有外国人面孔。凌空飘浮、不动石像在外国颇为常见。(欧嘉乐摄)
歌声以外,也有杂耍让人大开眼界。(欧嘉乐摄)
花式足球员施宝盛,从前一星期有四到五天会到旺角街头表演,赢得“旺角美斯”之称。图片摄于2016年10月4日。(梁鹏威摄)
路旁几长胶櫈,是为了霸位表演,还是让途人休息?(欧嘉乐摄)
既是石屎路,也是霓虹舞台。(欧嘉乐摄)
力竭声嘶,高歌一曲。(欧嘉乐摄)
2018年5月24日,油尖旺区议会会议期间,经民联议员动议取消旺角西洋菜街行人专用区,在15人支持,1人反对下通过。(余俊亮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