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塘肉档冷藏牛肉扮新鲜肉 食环署销毁503公斤冷藏肉将钉牌

撰文: 凌逸德
出版:更新:

食环署今日(25日)在观塘协和街一间持牌的新鲜粮食店,揭发该店舖以冰鲜和冷藏肉充当新鲜肉出售。行动中,署方在该舖发现并即时销毁503公斤冷藏牛肉,亦封存约105公斤预先包装冷藏牛肉作进一步调查。署方已展开取消有关新鲜粮食店牌照的程序,有关牛肉样本已交予政府化验所,进行防腐剂检测。

食环署在观塘协和街进行调查。(食环署提供)

食环署于观塘区协和街进行突击行动,打击店舖怀疑以冰鲜和冷藏肉充当新鲜肉出售的行为。行动中,食环署人员在一间持牌新鲜粮食店,一共检获503公斤怀疑冷藏牛肉,并且即时销毁。此外,署方人员亦即时封存了约105公斤预先包装的冷藏牛肉,作进一步调查。肉类来源亦仍在调查当中。食环署称,署方亦已抽取牛肉样本进行防腐剂检测,如有足够证据,将提出检控。

涉事店舖涉嫌将冷藏肉冒充新鲜肉作陈列及出售,违反持牌条件,食环署正展开取消有关新鲜粮食店牌照的程序。另外,调查人员亦发现该舖不洁,墙身有明显污迹,即欠缺足够清洁,食环署已向有关店舖负责人提出检控;相关的粮食店的持牌人亦未能提供单据给署方查核,同属违反持牌条件,署方已向他们发出口头警告。

被问到如何分辨新鲜肉及冷藏肉时,食环署卫生总督察冯俊健仅表示,行动部署及观察一段时间。

食环署在观塘协和街进行调查。(食环署提供)

食环署表示,以冰鲜和冷藏肉出售充当新鲜肉 ,是损害消费者权益的不良销售手段,亦会构成食物安全风险;这种谋取暴利的经营方法,对其他遵守规则的店舖不公平。在食环署的发牌制度之下,上述行为是严重违规,涉事新鲜粮食店将会被署方取消牌照;违反街市租约条款则会被终止租约。而持牌人、合伙人、有关店舖的东主,亦不能够在同一个地点重新经营相关的业务。

署方表示,已制定更主动及进取的新执法策略:加强日常巡查;提升调查效率;向重新发牌的违规店铺制定审查关卡,前任持有牌照的业务代表、伙伴及东主在牌照取消12个月内,不可在相同的处所提出同一类别的食物业牌照申请,申请亦不被受理。署方会积极跟进举报或投诉,如有异常亦会调查。

食环署环境卫生部第二行动科观塘区环境卫生办事处卫生总督察冯俊健(右)交代案件。(戴慧丰摄)

署方指,任何人未经批签售卖冰鲜肉或者冷藏肉,均属违法,一经定罪,最高可判罚款5万元及监禁6个月。食环署指,十分关注冷藏和冰鲜肉冒充新鲜肉的情况,署方会继续采取严厉的执法行动,积极处理接获的投诉。署方亦会不时主动侦查怀疑违规的个案,按需要作突击巡查或执法,如有足够证据,署方会提出检控,就相关违反持牌条件或街市租约的条款作出跟进,打击有关的违规情况。

食环署环境卫生部第二行动科观塘区环境卫生办事处卫生总督察冯俊健交代案件。(戴慧丰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