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周报社论】 居住正义亟待彰显 土地问题必须解决
反修例示威持续至今三个多月,各界纷纷对冲突成因作出解读。《香港01》多番指出,香港近年连场政治冲突只是表象,真正原因在于港府一直对深层次结构矛盾视若无睹,对既得利益势力横行听之任之,导致住屋等民生问题迟迟未获解决。在这种情况下,“撤回”修例草案、搭建对话平台等门面工夫只是治标不治本,关键是对症下药。特首林郑月娥应当明白,香港已进入改革的“执行时刻”,她必须在下月《施政报告》中,就住屋这个广受社会关注的问题推出具体措施,让大家看到其政治魄力,是真的“好打得”,而不是浪得虚名。假如她继续蹉跎,管治危机肯定陆续有来。
相信没有人会否认,土地供应不足是香港社会问题的症结——它导致住屋问题极其严峻,连带升学、就业、结婚、退休等人生大计亦受到影响。令人扼腕的是,港府一直无法摆脱源自港英时代的“大市场、小政府”思维,任由地产商主导土地房屋议题,未有认识到为市民提供适切居所是执政者的基本责任。正因政府怠政懒政,最终导致公屋轮候年数屡创新高、楼价不断上涨、“㓥房”处处的荒谬景象。
增加土地供应、保障市民住屋权利,甚至改善整体住屋环境质素,可谓刻不容缓。反修例风暴后,不单《新华社》和港澳办都指出香港要直面盘根错节的深层次结构矛盾,盛传林郑月娥亦不再抗拒引用《收回土地条例》,就连过往反对引用条例收地的建制第一大党民建联,亦登广告支持“收地建屋”。《香港01》欢迎这种转变,但我们还未看到建制派深刻透彻地认识问题,更看不见林郑有足够政治魄力。当然,我们希望自己的感觉是错的。
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陈帆去年底表示,假设所有觅得的土地能如期推出建屋,未来十年可兴建24.8万个公屋单位,但这个数字远少于《长远房屋策略》订明、未来十年兴建31.5万个公屋单位的目标。而即使上述目标如期达成,大家亦不相信可以完全解决住屋问题,众多基层市民心里明白,他们仍旧“上楼”无期。可惜的是,就算到了今天,政府仍然在少数既得利益者的反对下“和稀泥”,例如仅把粉岭高尔夫球场中的32公顷土地用作建屋,余下140公顷土地丝毫不动。这足以证明政府多么无能、多么无耻。
许多市民自幼接受香港“地少人多”的说法,所以当政府埋怨觅地困难,大家往往寄予同情,慨叹巧妇难为无米炊。但香港真的缺地吗?香港真正的问题并非土地不足,只是土地不在政府手上。例如本港近4,400公顷农地中,逾1,000公顷属四大发展商所有,但这些宝贵资源却一直闲置,甚至荒废。另一方面,港府为“丁屋”预留的“乡村式发展用地”多达900多公顷,同时又有大量“棕地”被用作货柜场、停车场,甚至垃圾处理场,造成浪费。
香港城市大学公共政策学系教授李芝兰引用政府统计处数据推算,假设建屋速度不变,2046年公屋累积申请个案大概为302,400宗,再以占地10公顷、提供约4,000个面积从152到469呎公屋单位的将军澳厚德邨作估算标准,要在2046年前清空公屋轮候册,香港应该复制76条厚德邨,合共只需760公顷土地。显然,政府根本毋须“全数”收回闲置土地,只须收回当中的一部份,便足以解决住屋困局,绝对不存在“缺地”的荒谬说法。
上述数千公顷土地都是农地,不是住宅用地,无法用来建屋,但政府绝对可以用市场价格合法合理地收地,再把这些农地转变为住宅用地。政府必须明白,倘若它继续对住屋困局坐视不理,拒绝透过收地这种更为进取的手法解决问题,那么民生问题只会更严重。难道大家真的愿意看见香港再次发生政治冲突,甚至不仅是汽油弹在街上横飞,而是社会秩序崩溃至出现自杀式炸弹袭击吗?
“官商共治”阻碍发展“尚方宝剑”必须出鞘
土地问题不断累积,肇因在于香港存在一个“官商共治”的庞大既得利益结构,致使我们明明有大量土地可用,政府却因“大市场、小政府”意识形态而怠政懒政,任由地产商囤地自重,坐视深层次结构矛盾不断恶化。即使各界呼吁当局采取行动解决住屋问题,它亦往往以可能侵犯私有产权、引发司法覆核、涉及清拆、搬迁及巨额赔偿等理由,百般搪塞。
港府必须具备撼动既得利益势力的胆识,展现政治手腕,除了即时全面收回粉岭高尔夫球场外,当局还可通过《收回土地条例》这柄“尚方宝剑”,从地产商手中收回农地。值得一提的是,自回归至2017年底,当局曾就154个公共工程项目及市建局项目,引用条例收回私人土地,过程中八次受到司法覆核挑战,皆以政府获胜告终。很明显,政府引用条例收地,根本是十拿九稳。
如果我们信任香港的司法制度,就不要相信司法覆核会拖垮政府;如果我们信任香港法治,就不要担心清拆时会遇到太大抗争。既然警方能够处理“占中”、旺角骚乱、反修例暴力示威,为什么他们不能平息非法无理的“土地抗争”?更何况,收地建屋是香港市民的绝对共识。
香港既拥有无数亿万富豪,同时亦是“㓥房之都”,许多基层市民苦苦轮候都无法“有瓦遮头”。这种“平行时空”揭示港府根本没有承担让民众安居乐业的基本责任。必须强调,从地产商手中收地绝非“仇富”,更不是坊间所讲的“打土豪分田地”,而是通过合理赔偿,收回他们手中的闲置土地。政府必须让市民从高昂的住屋成本中解放出来,这完全合乎公平正义原则。
掌土地发展主导权解决房屋供应问题
取得土地后,政府必须运用土地发展主导权,做好“二次分配”,把土地转化为造福大众的社会资源,从而提升民众生活品质。长期以来,香港有着“置业至上”的传统,购买私楼被视为厘定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指标。在这种思维影响下,许多市民、特别是中产人士穷尽一生精力“供楼”。倘若楼价处于可负担水平,问题未必太大,但残酷的现实是,香港已连续九年成为楼价最难负担的地方,导致市民无法把金钱用在创业,或者追寻个人事业及兴趣上。
相比竞争对手新加坡,香港应该汗颜——新加坡非常重视住屋问题,早就兴建大量廉价组屋,因此,就算私楼房价高企,普罗市民得以摆脱住屋困局。《香港01》认为,港府必须见贤思齐。具体而言,它理应改变置业至上的旧逻辑,逐步过渡至“出租为主、销售为副”的模式。只要政府广建公屋,便可协助市民、特别是年轻人从“供楼”的财政负担中解放出来,为追寻理想、发展事业创造条件。即使年轻人创业失败,起码亦有瓦遮头,避免因怨气累积而演化为政治激进主义,酿成社会冲突。
推动分配结构改革带动产业结构改革
平情而论,增加土地供应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土地确是解决香港问题的关键。香港长期面对的住屋困局,本质上是“分配结构”失衡的问题,它能否得到解决,取决于政府是否有决心去获取土地。只要“分配结构”获得松绑,从而消除住屋这个社会长期面对的主要问题,政府才可作其他结构调整,继而全面化解社会深层次结构矛盾。
土地不只是为了住,亦是经济发展之必须。中国人常说“安居乐业”,要乐业必先安居,安居后下一步便要进行“产业结构”改革。港府不断高谈如何摆脱经济结构单一的弊病,经常把发展创科挂在嘴边,但它的脑袋却没有相应的认知。例如美国科技巨擘Google于2013年放弃在香港设立数据中心的计划,理由正是香港缺乏可供扩展的土地。讽刺的是,政府却愿意为迪士尼乐园、数码港开辟土地,以及为了154项公共工程收地,这又如何解释?因此,土地问题其实是个别政府官员认知不足、能力不足的问题。
一叶知秋,无论是住屋问题,还是建立香港迫切需要的产业政策,归根究柢还是土地,而土地问题的解决又与政府的政治魄力息息相关。由于港府拒绝主导土地议题,拒绝撼动以地产商为代表的既得利益结构,香港才会在“分配结构”和“产业结构”失衡的怪圈中蹉跎。改变始于认识,我们希望林郑月娥在反修例冲突过后痛定思痛,不再把土地议题“外判”,而是肩负执政者应尽之责,让香港重新出发。这样做,她或许还有机会挽救自己的名声。
浏览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
敬请留意9月16日出版的第180期《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您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