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个半月砌理想社区模型 夺奖中学生:感觉尖沙咀是大人的世界

撰文: 黄桂桂
出版:更新:

香港测量师学会举办“构建‘你’想尖沙咀”地区发展创作比赛2019,旨在使年轻一代了解测量师在城市发展,尤其在活化、保育及重建中担当的角色。比赛分3D模型及多媒体两个组别,有24间中学,近200名学生报名参加,得奖作品于11月3日至17日在尖沙咀美丽华广场展出。

保育文化 “不能被历史淹没”

3D模型组别的冠军由德望学校的中三学生宋珈盈、吴珈连、林爱纯及黄诗淇夺得。她们的作品以火车铁轨连系尖沙咀不同地标,将开埠至今不同时期的尖沙咀重现大众眼前。林爱纯指,参加比赛的导赏团后,对尖沙咀有更深入的认识,“以前一直觉得尖沙咀是一个游客区,好多人,现在才知道尖沙咀原来有好耐历史,有好多具价值的建筑,例如钟楼是以前九广铁路火车站。”

来自德望学校中三级的宋珈盈、吴珈连、林爱纯及黄诗淇夺得3D模型组冠军及最具创意大奖。(黄桂桂摄)
团队以模拟火车铁轨把尖沙咀不同地标连接起来,将开埠至今不同时期的尖沙咀重现大眼前。(黄桂桂摄)

而同样来自德望学校的中四学生江巧遥夺得多媒体组别冠军,她亦关注尖沙咀的文化保育工作,作品透过互动装置与实物交错展示,让大众感受不同年代的尖沙咀。“我想以科技保育文化,不能由得香港的文化被历史淹没,所以作品将一些消失的文化重现香港人眼前,例如曾灶财的墨宝。”江巧遥说。

德望学校中四生江巧遥透过互动装置与实物的交错展示,让大众感受不同年代的尖沙咀,“尖沙咀有很多具丰富历史价值的建筑物,应予以保护,不能由得它们被历史淹没。”(黄桂桂摄)

最后一个暑假 花个半月拼模型

顺德联谊总会梁𨱇琚中学四名中六学生陈梓轩、黄劭臻、杨溢轩及梁瀚钧的3D模型及短片分别夺得3D模型组别亚军及多媒体组别季军。中学生涯的最后一个暑假,他们几乎每天回校拼砌模型,由7月中至9月初,四人足足花了个半月完成模型作品。作品把城市工作分为三部分,包括社会、经济及环境,例如利用地底空间为青年提供自修及居住的空间,又提出在各大酒店地底安装厨余回收管道。

梁瀚钧同学表示,“以前一直觉得尖沙咀是一个很商业的地方,车水马龙,欠缺地方特色,是香港文化沙漠的代表,深入了解后,方知道尖沙咀也有很多文化元素,例如1881、清真寺等。”他们认为尖沙咀太偏重经济,忽略了环境保护,黄劭臻同学指,“尖沙咀有好多大型酒店,制造很多厨余,尤其是自助餐,所以我们在作品中加入厨余回收机制。”借此让尖沙咀在发展经济同时,做到可持续发展。

顺德联谊总会梁𨱇琚中学中六级学生(左起)杨溢轩、黄劭殝、梁瀚钧及陈梓轩,夺得3D模型组别亚军及最具创意大奖。(黄桂桂摄)
团队建议增设大型商场,集购物及表演于一体,同时又善用地底空间,为青年提供居所及自修的地方,并建议增设跳蚤市场,让不同族裔的人营商。(黄桂桂摄)

尖沙咀是“大人的世界” “与自己距离好远”

至于作品中特别着重“青年”,黄劭臻指,他们是一群来自屯门的中学生,很少去尖沙咀,感觉尖沙咀是一个“大人的世界”,不是年轻人的世界,“尖沙咀有好多大酒店、大型商场、名牌、酒吧、高级餐厅,感觉与自己距离好远。”

同样来自顺德联谊总会梁𨱇琚中学、夺得3D模型组别季军的林靖翘、周昕葆亦同意尖沙咀对她们而言很有“距离感”,周昕葆称:“尖沙咀与屯门很不一样,屯门空气清新啲,尖沙咀‘高级’啲、空气污染同光污染劲啲。”

顺德联谊总会梁𨱇琚中学中四级学生林靖翘(左一)、周昕葆(左二)、黄钰童、谢沛妍及陈保晴夺得3D模型组别季军。(黄桂桂摄)

中学生心中的理想社区

问到何谓一个理想社区,黄劭臻认为一个理想的社区,应要做到“多元文化包容,不同阶层、种族的人都能够公平使用设施,所有人能够安居乐业。”而夺得多媒体组别亚军的章绵康及余柏安,在其短片内给予另一个答案:世上没有完美的社区,每一个社区总有些问题,重要的是社区内的持份者能够“一齐聆听问题,找出问题,继而解决问题”。“这是我这几个月以来,看着香港发生的一切最大的感受。”章绵康说。

顺德联谊总会梁𨱇琚中学中六级学生章绵康、余柏安的短片夺得多媒体组别亚军及最具创意大奖。团队的影片以《末日》一曲实穿,提出多总解决社区问题的方法。(黄桂桂摄)
章绵康:“这是我这几个以来,看着香港发生的一切最大的感受。”(黄桂桂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