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咖啡店.北角】老板搞live gig文化沙龙:城市要养住咖啡店

撰文: 谢慧心
出版:更新:

Brew Note,香港浅炒咖啡龙头店,以风味轻盈、偏重果味酸味的咖啡为卖点。但这家咖啡店为人津津乐道的,还有许多:够胆在地舖炒豆、在咖啡店办过不下40场Jazz live gig;去年与中大政治与行政学系教授周保松合力在咖啡店搞文化沙龙,最近便请来程翔谈他写的六七暴动新书,几乎忘记了这家咖啡店座落于北角的身世。
摄影:欧嘉乐

Got my mojo working, but it just won't work on you
Got my mojo working, but it just won't work on you……

星期天午后,下著傍沱大雨,Brew Note却人头涌涌,因为这天有香港二人蓝调组JR Blues Line的live gig,咖啡客有老有嫩,都听得专注入神。乐手Ram兴之所至,唱到压轴的蓝调经典《Got My Mojo Workin'》几乎想叫大家“识唱嘅一齐唱!”

身处这样的咖啡店,简直想揉一揉眼睛:我现在身处香港吗?

蓝调音乐在香港算是冷门,JR Blues Line这队本地蓝调爵士二人组,这天来到咖啡店做live gig。(欧嘉乐摄)

“香港几闷!需要多啲得意嘅地方”

Brew Note老板Vincent Hung开店时只有24岁,选于北角堡垒街只因“啲budget咁碎”。这三年来,BN不只在咖啡圈备受认同,亦是许多想找场地做有趣事的人会想到的地点,Vincent对城市空间、咖啡店经营有很多看法,他愈来愈知道做著的是什么一回事。

“社区是你做自己便可以的地方。这里我们提供服务、有quality的空间,不是雀笼鸡笼,塞晒你入去那种。我们想有空间。”

“这里最初都冇乜feel,但做了一年两年,慢慢有好多事情发生,似是有了自己的生命。形成这种活力,不只是来自老板,他只是一部份;也来自同事、客人、发生过的event。我们要做的,只是open to任何的可能性。”

Vincent读中学时已流连咖啡店酒吧,八年前未够二十岁便入行,最初是咖啡导师。他一直知道,要拥有自己的店。“除了揾钱,也希望开一间有趣的café。你睇,香港几闷?香港最需要多啲得意嘅地方,不是倒模那般。”

咖啡店搞Jazz Live:“啲人好认真听歌,我都唔知点解”

BN的有趣是一种气场。堡垒街是住宅区,除了年轻的小家庭,也有老街坊,初时Vincent会通宵在店内炒豆,味道遍全街,翌早街坊会跟他说“你㖊晚炒豆?闻到嘛……”,从没收过投诉,可见BN在街坊圈中颇有人缘。Vincent喜欢听爵士乐也认识一些乐手,开店时有人建议搞live,最初乐手朋友带个amplifier扩音机过来便玩,后来发展至每月都有live gig时段,“对乐手来说,这是很特别的场地。或者因为饮咖啡,啲人好认真听歌,氛围好犀利,我都唔知点解。人们就常说,我们的客人好好。”虽然听来好玩,但BN无收入场费,其实每一次都蚀钱,“收咗(入场费)就变HA(Hidden Agenda),费事啦。”

然后,去年有了文化沙龙。“我不是周保松学生,是透过好多人才认识到他。那时我常想,若有机会找学者来讲talk都好啱数。”两人一见如故,首次见面5分钟已经拍板成事,沙龙由去年八月开始,最近有庄梅岩、程翔的分享,全场满座气氛热烈。

上周日,BN的文化沙龙请来程翔谈他写六七暴动的新书。(欧嘉乐摄)

“香港开café,可以好似文艺复兴咁,真系好正,呢啲先系café应有的状态。”什么是咖啡店?“Café的本质应该是有好多可能性。餐厅与酒吧都有种拘谨,但café可以容纳好多嘢。这是我对café的理解。”

味道的探险

满脑子咖啡店异想,但Vincent不是大浪漫主义者,对那些跟他说“你开café系梦想,唔赚钱都唔紧要啦!”的人,“我会一句粗口问候佢。梦想可以唔赚钱?!即系你以我嘅痛苦,换你的快乐!”

理想不落地,如梦幻泡影。这道理对老板、客人如是。Vincent这样认为:“一个好的城市,最基本要养得起几样嘢:书店、餐厅、café。如果餐厅会话唔够皮费要做垃圾畀你、好café会变到目标想做Starbucks、而书店会执晒,呢个城市好有问题。”

咖啡店座落于北角的小街,刚续租六年,对面的展览场地则结束了。(欧嘉乐摄)
就算个时代系咁,我唔钟意日日坐喺度话啲租好贵,娘嘅。我会钟意讲,不如我哋搞啲屎尿屁出嚟,谂吓有咩怪鸡嘢,总之搞啲嘢啦。
Brew Note 店主 Vincent Hung
在全店Vincent最喜欢这个吧台:“与客人距离刚刚好,可以倾谈但又不会太近,反而可以放松下来。”(欧嘉乐摄)

回到有品味的正轨

对不认识的事物不感觉新鲜、没有探索的兴趣,而是拒绝、继续逗留在的comfort zone,这是Vincent看到香港的问题,而且不只是品味咖啡的问题。“香港人的消费,是在资本主义世界下的routine,赚钱是为了在周末乱洗钱,不求质素,只求快感、方便。如何令城市回到right track,懂得appreciation?是否我们这一代人可以做的事?”其实好的品味,岂会不是一种通识教育?“对美丑有了标准,你不会容许一些丑事发生。有好taste,城市才会变好。”

下月,BN会在中大的庞万伦学生中心开设首家分店,Vincent不是没有使命感的:“香港没有一间大学觉得需要搞好啲咖啡,或者邀请好的咖啡店入去。人的品味培养好重要,年轻时有好taste好重要。为何在大学一定要食颓餐?”如果用亲民的定价,在大学来一场咖啡店的社会实验,听来不是很有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