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福利如打大佬】民间写App助基层计职津 批审核程序太繁复

撰文: 谢慧心
出版:更新:

香港的社会福利有几“零散化”,相信曾经历过申请程序的基层家庭定有所感——审批程序与资格订定之复杂,一直为关注团体所垢病。
政府于两年前推出“低收入在职家庭津贴计划”,本来预计有20万家庭申请,最后仅有36,000宗申请。关注基层家庭的团体认为,不少基层人士在申请此种福利政策时,经历“过关斩将”过程难堪,于是用一年时间,自资开发手机应用程式“草祉”,帮助基层家庭简易计算申请资格及协助申请。
“这本应由政府做,不应由民间做的。但若果政府不做,我们就自己做先。”争取低收入家庭保障联席李风清说。

一千几百元的津贴,对基层家庭来说,是应付香港高昂生活开支的“救命草”。上届政府提出“低收入补贴政策”,应对在职贫穷、尤其育有儿童家庭的需要,希望透过生活津贴,鼓励基层就业及纾缓跨代贫穷,最终于2016年推出“低收入在职家庭津贴计划”(简称“低津”)。

“民间社会一直对它有相当大期望,因它类近负入息税,(为低收入)定下界线后,若赚不足够便可拿到差额或某个比例作为津贴。”争取低收入家庭保障联席李风清指,政策原意良好,但最终演变为“低津”政策后,设下重重框架,申请过程十分复杂,甚至出现令基层反感的问题。最终,计划推出两年来,政府本来预算有20万家庭合资格申请,却只有36,000宗申请。

基层家庭住屋环境差,儿童也要在挤迫的空间长大。(资料图片)

政府刚于4月1 日推出“在职家庭津贴计划”(简称“职津”),可理解为“低津”的新版,政府亦将“职津”预期合资格的家庭数目订为9万户。未知做过期望管理后,能否避免出现申请数目过低的情况,但汲取“低津”申请复杂的经验后,多个关注民间团体包括争取低收入家庭保障联席、关注综援低收入联盟及社区前进,联合发展名为“草祉”的手机应用程式,协助基层申请相关福利,以及共享公共福利资讯。

整个制度是推基层去做廉价劳工的工种,才可拿到津贴。
争取低收入家庭保障联席 李风清
职津的津贴金额共分九类,设计相当复杂。(社会福利署网页)

申请过程令基层难堪
 
在设计App的背后,更重要是对福利政策的反思。他们认为,现时津贴金额计算复杂,连带申请的审批过程,亦不会简易。从许多个案反映,高工时、低工资的原则,对基层工作状态而言是不贴近现实。“好多基层返地盘散工,落雨、天热没得开工,正因如此人工才会低,才会需要那笔津贴。但在高工时、低工资政策下,他们反而会申请不到。”他们常用“勤工奖”来形容津贴设计,“整个制度是推基层去做廉价劳工的工种,才可拿到津贴。”
 
另一情况是申请津贴时,基层人士要拿出许多证明文件,例如工时、入息证明,而地址证明更包括所有家庭成员,婴儿亦不例外,若申请人没有(例如婴儿没有地址证明)便需要关系证明,如出世纸、结婚证书等。工时证明亦是一大难关:“如做家务助理,好难交到工时证明,因为要逐一问雇主签名作实,她们会怕令雇主觉得麻烦而不获聘用。”即使在大集团工作,如清洁工等,要追问经理拿取证明文件,往往要交由总办公室来签署,过程令基层却步。

申请津贴要过关斩将,包括填写表格及提交相关文件证明。(邓倩萤摄)
究竟政府有几欢迎基层去享用福利?
关注综缓低收入联盟干事 彭乐欣

关注综缓低收入联盟干事彭乐欣指出,许多基层家庭都由太太负责申请,“因为丈夫俾得唔够,男人觉得悭啲就得,太太要照顾家庭,就会知多六百蚊就系多六百蚊。”于是这些妇女既要追问老公拿取所需证明文件、亦要面对低津办职员,“这种反感不用真正申请过,只要在妈妈们的网络传开,都会知过程有几难堪。”而他们更质疑的是,这种“官僚”背后反映的意识形态,是对基层的不信任:“究竟政府有几欢迎基层去享用福利?”彭乐欣指,设置那么多关口“验证”申请资格,反映政府不信任申请者。
 
关爱基金采申报制 基层念念不忘因申请简单
 
然而,事情本来可以不用如此发展。彭乐欣指出:“如果你认为有需要的便可申请,可以用申报模式,不用每个月来查、要交足咁多文件,但政府有权作抽样检查,若交不出证明文件,便收回那笔津贴。”这种申报基制,正是早年关爱基金推出“非公屋、非综援的低收入住户一次过生活津贴”(俗称“N无津贴”)所使用的模式。彭乐欣指,虽然“N无津贴”已终止逾一年,“但我们落区,仍听到街坊不断问仲有冇关爱基金,证明它有几入基层的心。”她认为原因正是采用申报模式,使过程简单、容易,“对基层来说是一舖‘救命草’。这种模式的确值得参考。”

INFO:
支援格式:Android、IOS
下载方法:Google Play Store或Apple App Store搜寻“草祉”公共福利资讯共享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