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改善专科门诊轮候时间

撰文: 01医务所
出版:更新:

管理专科门诊的轮候时间,一直是我们最关注的课题之一。外界目光经常会落在那一堆轮候时间数字,扫视一番,找出“最长的轮候时间”。外界一些文章标题,例如“专科排期等了又等”、“看不到的医生”等等,很是刺眼。事实上,现在的专科门诊轮候时间确实不理想,我们亦非常紧张,亦正不断推行各项措施,努力缩短病人轮候时间。

撰文:医院管理局质素及安全总监黄立己医生

近期公立医院内科稳定新症的最长轮候时间(第90百分值数)已由122个星期降至102个星期;至于不少市民关注的眼科专科,稳定新症最长轮候时间(第90百分值数)亦已由143个星期减至近期的100个星期,轮候时间减少约30%。医管局会继续多管齐下,持续改善专科门诊的服务。

人口老化加上医疗水平提高,市民越来越长寿,慢性疾病日益普遍,以致公营医疗需求与日俱增。医管局每年专科门诊服务量已达800万人次,每年更增加约90万个新症,加上大量旧症,专科门诊的轮候时间不但越来越长,不同医院联网个别专科的轮候时间差异亦越来越大。等待的滋味殊不好受,病人等待,更是难受;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缩短病人轮候时间,我们实在是责无旁贷。医管局过去一直多管齐下推出各项措施,我们已在不断努力,务求持续改善专科门诊稳定新症的轮候时间。

最近有朋友“温馨提示”我,去年《施政报告》提出多个缩短专科门诊轮候时间及改善病人体验的绩效指标 (KPI),当中包括目标在二○二三/二四年度把内科专科稳定新症的轮候时间减少20%。朋友问:“一年转眼便过,追到KPI了吗?”,一副替我捏一把汗的样子。

把内科专科稳定新症的轮候时间减少20%,即是将最长轮候时间(第90百分值数)由122个星期减至97个星期或以下。虽然97个星期,即差不多两年,仍是很长的时间,但也是逐步改善的好开始。事实上,近期内科门诊整体轮候时间已持续改善,最新内科稳定新症的最长轮候时间(第90百分值数)已降至102个星期。至于不少市民关注的眼科专科,稳定新症的最长轮候时间(第90百分值数)亦已由143个星期减至近期的100个星期,轮候时间减少约30%。诚然,这些数字仍不属理想,我们会继续努力改善。

针对改善专科门诊的轮候时间,医管局于二○一九年年底已确立了“截上游”、“放下游”和“中间分流”的策略,我们不时检讨并优化相关策略,力求减轻专科门诊服务压力。

“截上游”目的是减少转介病情稳定或非必要的病人到专科门诊,同时善用家庭医学专科诊所,安排病情较轻微的新症稳定病人于家庭医学专科诊所跟进。

“中间分流”顾名思义,将获转介至专科门诊的个案作出适当分流,也会成立更多以医生主导的跨专业团队“综合诊所”,让护士及专职医疗人员会提早介入,为轮候专科门诊的病人提供适切照顾。

“放下游”则是将康复及病情稳定的个案作覆检及适当安排,从释放压力角度出发,引入“共同医治模式”,透过公私营协作分流病人交由私家医生照顾。

对于外界一些批评,例如文首提及少部分标题刺眼的文章,我们一直采取虚心聆听意见的态度,亦视之为鞭策与提醒,力求改善专科门诊轮候时间与病人体验。虽然目前有部分需求较大的专科轮候时间仍然较长,但在同事共同努力下,部分专科轮候时间已有改善,希望外界能理解,大家都在努力提升专科门诊的服务,部分专科亦渐见成效。我们会继续配合政府的政策方向,多管齐下,善用资源,持续改善专科门诊的服务。

医管局。(资料图片)

《香港01》“01医务所”与医院管理局合作,逢星期三刊登由医护人员撰写的专栏《园游。杏林》。

“杏林”出自三国时代名医董奉的故事,后世以“杏林”称颂医护,数位来自医管局的杏林中人带领看倌园游杏林大观园,透过文字细数杏林人、杏林事,分享个中点滴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