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肇始总结五年工作︰减盐减糖变成市民生活一部份 不再浓油赤酱
近两年来,市民大众的关注均放在新冠疫情,惟非传染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随着人口增长和老化,为本港带来负担亦将进一步加剧。食卫局局长陈肇始今日(22日)便在网志提到,政府近年来于减糖减盐所推出的计划,包括从食肆、校园等渠道入手。她亦总结过去五年工作,认为减盐减糖已变成港人生活的一部份,亦发现市民不再浓油赤酱。
逾五成死者非因传染病致
食卫局指在2016年,主要的非传染病,即癌症、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脏病和中风)、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占所有登记死亡个案的55%。上述疾病等非传染病对市民的健康及社会的发展已形成沉重压力。
非传染病与饮食中摄取过量的钠(每克盐含400毫克钠)和糖不无关系。摄入过量的钠可以导致高血压、致命性中风和冠心病;摄入过量的糖则会引致肥胖和蛀牙,亦会增加患上高血压、心脏病和糖尿病的机会。
陈肇始指,在2018年5月公布的《迈向2025︰香港非传染病防控策略及行动计划》,在非传染病方面便定下9项目标,当中3项与减盐减糖有关,包括在2025年或之前,港人每天钠摄入量相对减少30%、制止糖尿病及肥胖问题恶化,以及遏止高血压患病率增加等。
从小培养学生健康饮食
陈肇始认为,良好的饮食习惯必须从小培养,因此当局于2017/18年起在小学推行“学校午膳减盐计划”,目标把小学午膳的平均钠含量每年减少约5%至10%,并于10年内将午膳的钠含量,减至不多于500毫克。现时共有12间学校午膳供应商参与,为学校设计了逾3,000款午膳减钠餐款。
此外,卫生署于2018/19学年起在幼稚园及幼儿中心开展“健康饮品在校园”约章计划,推动幼稚园及幼儿中心提供健康饮品;并制作了各种生动的教材,以形像化的方式,加深学童对少盐少糖饮食的认知,包括动画儿歌,以及推出动感感应电子版“少盐少糖游戏”。而2021/22学年,当局亦与一所小学合作试办少盐少糖烹饪工作坊,当局亦因应网上教学的安排,今年初投入资源制作了网上短片和举办网上校园讲座。
去年非预先包装方包减钠14%
根据食安中心的研究,本港成年人摄入钠的主要食物类别中,面包排行第四。因此,当局在2019年推出预先包装白方包和麦方包的自愿减钠计划,有7间大型面包生产连锁店参与。计划其后扩展至非预先包装白方包和麦方包,并获得16间面包店支持。
所有非预先包装白方包和麦方包产品,去年已成功减至食安中心与业界订定的平均值及上限目标,减幅分别是14%和16%;而预先包装白方包和麦方包的钠含量平均值亦逐步下降。
推包装食品糖/盐标签计划
当局亦于2017年10月推出“预先包装食品‘盐/糖’标签计划”,鼓励生产商、进口商、分销商参与,于符合法例“低盐”、“无盐”、“低糖”、“无糖”定义的预先包装食品展示计划的标签,现时已有近240个产品参与。当局亦在社交媒体和其他渠道推广,并曾于去年2月在九龙塘地铁站设置大型广告磁石墙,并免费派发“盐/糖”磁石标签。
而政府及委员会于2019年推出的“少盐少糖食店计划”,至今已有1,200多间来自300多个品牌的食店或茶饮店参与,涵盖中、西式、素菜、社企等不同类别的餐厅。
当局亦在2020年8月起推出“少糖星期五”计划,计划涵盖的范围包括茶饮店、茶餐厅、咖啡店及大学校园食堂,至今已有120多间茶饮店参与,市民逢星期五在参与的茶饮店购买指定少糖饮品,可获赠纪念品乙份以作鼓励。
变阵以社交媒体宣传
面对疫情的挑战,当局亦变阵通过社交媒体作宣传。过往两年邀请了不同界别的网络红人推出少盐少糖短片和纪录片,包括名厨、演艺界人士、运动员、营养师、健康型人等的访问和示范。亦在2021年中起,透过社交媒体及报章,以每月专题方式提供资讯。2021年11月至2022年底,更首次与香港电台推出一系列少盐少糖健康资讯。
由2021年11月底起,当局亦与6间地区康健中心和11个地区康健站合作,每星期发送最新的减盐减糖资讯。当局最近推出了少盐少糖简易食谱,由注册营养师细心审核过,更被翻译成他加禄语和印尼语,上载至食卫局网页,让外佣在家预备餐膳时用作参考。
陈肇始认为,少盐少糖的饮食习惯,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必须持之以恒。她亦指,在政府的推动下,发现不少市民已不再浓油赤酱,食店亦表示愈来愈多顾客要求少盐少糖。她认为,过去五年的努力推广,让减盐减糖已变成港人生活的一部份。
.由2019年初开始,当局与网上食肆搜寻平台合作,设立少盐少糖食店索引标示。2021年透过有关平台搜寻少盐少糖食店的人次,较2020年大幅增加87%,今年在疫情下,平均每月搜寻人次亦接近2,350万。
.在2020年11月,调查购买茶饮的消费者,发现在633个受访的消费者当中,74%在购买茶饮时会选择无糖或少糖。
.在2021年底,透过大专生协助进行抽样调查,评估市民对少盐少糖饮食的关注。调查结果显示,市民对少盐少糖饮食的认知均高于一般水平,反映委员会所作的努力渐有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