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伯多禄中学旧校舍荒废10年 政府未收地 团体:无珍惜土地资源

撰文: 林颖娴
出版:更新:

公屋轮候时间已创23年新高,社福设施亦持续供不应求,但《香港01》发现政府未有着紧收回已荒废用途的珍贵土地资源。
位于香港仔的圣伯多禄中学旧校舍荒废10年,尽管2015年曾被审计报告揭发,教育局未有根据迁校条款交还旧校舍,惟当局拖延至今仍未收回涉及的土地,更未厘清收回校舍的范围,直至去年底才再次敦促办学的香港天主教教区还地,并“交波”予地政总署与对方跟进。
有关注团体批评,政府在管理土地的问题上行政混乱,在土地短缺的情况下,亦无珍惜珍贵的地段令大批位处核心地段的校舍“晒太阳”,而涉事校舍荒废10年,已超出过渡性房屋的租用年期,即令㓥房家庭错失改善住屋环境的大好机会,似乎政府上下未有决心解决基层水深火热的住屋问题。

圣伯多禄中学在2012年迁往新校舍,根据该校与教育局签订的服务合约,包含还地条款,要求办学的香港天主教教区将其位于香港仔大道220号的旧校舍需归还教育局,惟事隔10年,中学校舍用地仍未与圣堂用地“分契”,意味着用地仍属私人土地,迟迟未归还政府。

教育局去年曾提醒教区“还地”

教育局早前在当区区议员的质询下,才向南区区议会表示,圣伯多禄中学旧校舍无需保留作学校用途,去年9月已按机制向规划署交回该校舍,并于去年底多次提醒教区还地。

涉事用地分为三部份,包括中学高座校舍、由1988年迁校的圣伯多禄天主教小学借出改建的中学低座,以及同样由小学改建的教堂“圣伯多禄堂”,到底改建成中学的部份小学用地需否归还,过去曾掀起多番争议。

涉事中学迁校10年,旧校舍仍原封不动。记者前往该中学前校舍视察,中学低座大门贴上“私人地方”的警告标示,严禁他人进入,惟市民仍可从圣堂的通道走进校园低座,而贝璐道的大闸亦无上锁,用力推开大闸面亦可进入,该大门则与低座不同,并无展示任何禁止进入的警告。

+10

校内满布灰尘 墙壁有涂鸦

不论是高座还是低座校舍,校园内均满布灰尘、杂草丛生,桌椅和储物柜被倾倒,显然已被荒废一段很长时间,惟墙壁上有画满涂鸦,相信有不少人偷偷闯进“废墟探险。”该空置校舍前年更曾被揭发疑有爆炸痕迹,怀疑藏有爆炸品。

是否归还中学低座所占土地各有说法

至于要归还的部份占地多大,到底由前小学校舍改建的中学低座是否需要一并归还?教区于2015年发声明指,旧中学低座为教区“借出”的土地,在中学迁校后,低座随即归还教区,教区亦与政府协议将高座地段分割,以归还土地。

惟教育局回复查询时则透露,透露曾要求教区一并归还相连的小学旧校舍,但建议未获教区接纳,而局方一直积极与教区跟进有关归还方案,其中涉及有关土地的通道及附近的路权等事宜,而教区在三月已委托顾问与地政总署商讨归还方案。政府正审视教区提供的资料,并会继续与教区商讨归还方案。

+1

发展局:校舍未归还 土地仍属“私人”

发展局、地政总署和规划署则回复指,正按照中央调配机制检视涉事学校的法定土地用途,惟该校舍用地目前未归还政府,仍属私人土地,地政总署正协助教育局,就交还校舍的事宜与办学团体跟进,包括落实须归还的土地明确范围等,务求尽快将有关旧校舍用地归还政府。

换言之,事件拖延至至十载,政府仍未能确定教区须归还的土地范围。

审计署早在2015年的审计报告揭发,圣伯多禄中学旧校舍是其中一幅教育局未有收回的私人土地,报告引述教区称,不准任何取道其所保留的部分,亦即小学校舍的位置,并会截断归还部份的所有公用设施,亦即仅余贝璐道的山路可供出入,故认为“政府要运用归还部份并不切实可行。”

本地研究社成员陈剑青批评,教育局、规划署和地政总署等多个部门“互相交波”,未有重视善用既有土地资源,令核心地段的土地被“晒太阳”。(资料图片/欧嘉乐摄)

本地研究社成员陈剑青批评,教育局、规划署和地政总署等多个部门“互相交波”,而土地管理失当问题不时发生,“呢啲校舍你冇理由畀佢晒太阳十年都未有一个…甚至连收返都未收返嘅情况,真系好唔合理,十年系远远长过𠵱家过渡性房屋做𠮶个年期,基本上系以有一个好大嘅社会功用。”

他认为问题成因,在于政府根本无重视、善用既有土地资源,仅聚焦以制造新土地作为土地策略,民间过往多年不断争取后,政府才推出政策,活化闲置校舍供团体短租,惟政府未有好好对外宣传短租校舍计划,致许多位处核心地段的闲置土地,至今仍未被利用,建议当局参考土地共享计划的做法,设定专责办公室一站式处理各部门的工作。

翻查资料,2015年公布涉及空置学校的审计报告,除圣伯多禄中学外,前湾仔学校、上水宣道小学和青年会中学的旧校舍当时亦被揭发未收回土地,浪费公共资源,部份原因是基于教育局当时无在迁校条款中列明要归还旧校舍用地,甚至豁免学校归还旧校舍。

事隔多年后,位于爱群道的湾仔学校预料明年拆卸,以于2026年供特殊学校匡智狮子会晨岗学校原区重置;上水宣道小学则因无列明还校条款,政府最终以约5,000万地价将用地卖予办学的中华宣道会改建为教堂;而青年会中学位于上环必列者士街的旧址,则交由办学团体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与Generations Christian Education合办国际小学“Island Christian Acade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