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盘点】三份施政报告 仅一半政策达标
行政长官梁振英即将公布任内第四份施政报告,《香港01》为梁振英“埋单计数”检视其过去3份施政报告,当中合共提出300项政策,归类为“未做”或“失败”的占近一成,有四成至今天仍然“进行中”,落实的施政报告政策只得半数。不过,若再仔细分析各项已落实政策,会发现大部分只是将过往政策延续或扩大范围,多项具争议政策则“无疾而终”。
3份施政报告中,涉及劳工福利以及医疗政策占最多,但量多并不等于施政效率高。我们分析过政府已落实的政策内容,主要有两大“套路”,一是表明延续及扩大现有政策,二是向基金注资或成立委员会研究不同课题。以2014年为例,除了“低收入家庭津贴”是现届政府新猷之外,有9项是扩大现行政策,包括增加长者资助宿位、增加康复服务名额、将关爱基金多项资助计划恒常化等;涉及注资或研究的亦有5项,如向“长者学苑发展基金”注资5000万元,以及拨款逾1亿元推行“青年护理服务启航计划”。
重要议题多触礁
“未做”或“失败”的政策比例虽然只得一成,比例不算高,但全部属极具争议问题,往往都出现无疾而终或“拖字诀”。以民望最高的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高永文担大旗的医疗政策为例,拟议的政策全部遇到阻力,自愿医疗保险计划“难产”、医学美容程序至今仍无监管,即使是当局拟立法规管私营医疗机构,法例草案至今仍未竟全功。顺利过关的只是小修小补的范畴,例如增加医护人手、扩大药物名册等,在公立医院增加病床,以及重建和扩建公院等医管局范畴的项目。
梁振英亦曾在政纲提及扩大中医药服务,但上任后只是“交行货”,2013年初成立中医中药发展委员会后,据知开会次数寥寥无几;2014年宣布在将军澳预留土地建立中医院,其后虽然交由医管局展开两年中西医协作先导计划,惟至今仍无建院蓝图。此外,港府2015年初声言筹建中药检测中心,“年头讲到年尾”,同年底卫生署称已展开中药检测中心的筹备工作,尚未提及选址等实际进度。
而过去几份施政报告都有一个共通点,就是一些处于策划阶段的政策年复年写入施政报告,例如兴建启德体育园区,在过去3年分别以“正加紧推动筹划工作”、“继续优先处理相关规划”、“今年将展开前期工作,预计可于2017年开展工程”的字眼出现。这种做法到底是向市民汇报工作进度,抑或是“发水”,留待市民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