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妈身教女儿可持续消费 利用二手平台助人助己 周末沙滩捡垃圾

撰文: 黄咏榆
出版:更新:

近年越来越多人注重可持续消费,有港妈便以身教形式,生活上付诸行动,教导女儿。育有两女的阮太分享,平日会自制面包、雪糕,“少啲新增剂,小朋友都健康,平时出去买面包,又会比好多个胶袋”;亦会利用转赠二手物品的平台,助人助己,周末则会一家参与义工活动,到沙滩捡垃圾。胡素贞博士纪念学校邓家栋老师则指,设计常识科课程时,亦会加入可持续消费概念,让高年级学生理解,消费时要了解商品的“前世今生”。

为加强公众认识,消委会举办“2038地球人计划之可持续消费旅程”,物件为小四至小六的学生。参与同学之一、胡素贞博士纪念学校小六学生阮子柔说,其中一个任务是,要在家中找多余的物品,结果找到不用的文具、图书、玩具。阮分享,以往原子笔没墨水、坏掉时,或轻易扔去,但现在明白只要多花心思,“坏咗都可以维修”。

子柔分享,以往物件坏掉或破损或轻易扔去,但现在明白只要多花心思,“坏咗都可以维修”。(罗君豪摄)

自小关心环保,原来与家庭教育有关。子柔妈妈说,近年看过不少讲述生态气候变化的短片后,有感人类消费行为影响地球,遂在生活上多加注意。饮食方面,她会自制面包、雪糕,“少啲新增剂,小朋友都健康,平时出去买面包,又会比好多个胶袋”;至于日常用品,她指家中婴儿床架、婴儿衣服,都是朋友转赠。

(罗君豪摄)

她分享,家中一部儿童单车,自大女长大后,便传给细女用,但二人如今已长大,“虽然用咗8年,但都仲系好新”,便在社交平台发帖,将单车免费转赠出去,很快便有人认投。她则以400元,向一个专做维修的伯伯购入二手单车,“可以调较高低,变咗我哋3母女都可以踩”。子柔妈妈认为,在环保方面,身教好重要,令子女明白“无用嘅嘢唔好买”,周末亦会一家到沙滩捡垃圾,“与其带佢去掘蚬,不如带佢去做义工。”

子柔妈妈认为,在环保方面,身教好重要,令子女明白“无用嘅嘢唔好买”。(罗君豪摄)

该校老师邓家栋指,设计常识科课程时,亦会加入可持续消费概念,尤其是让高年级学生理解,消费时不止考虑价钱、耐用,更是要了解商品的“前世今生”,教导公平贸易、碳足印等。他说,除了户外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身接触大自然,亦会向同学播放海龟、海洋污染等片段,“系一个冲击,知道对生活有直接影响。”他有感现今物质环境丰富,“好多小朋友物资充足,一啲都唔珍惜”,经过教育后便懂得反思。

负责老师邓家栋(左)指,设计常识科课程时,亦会加入可持续消费概念。(罗君豪摄)

消委会6月15日发表题为“可持续消费 知行融乐–消费行为追踪研究”的报告,以监察消费者对于可持续消费的态度和行为的转变情况,并审视可持续消费于本地及海外的最新发展,今日则会联同中大商学院商业可持续发展中心合办可持续发展会议,进一步与不同的持份者探讨及交流未来有关可持续消费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