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迹办缺人手、资源 保育学会批难助市民建立归属感
文物保育议题近年渐于社会讨论,惟政策却为人诟病,尤其于评级制度受质疑。文物保育学会批评,本港缺乏完善的文物保育政策,往往“见招拆招”。
他们指出,本港“死因”源于缺乏保育原因,导致无资源、缺人手,甚至将文物保育“斩件式”处理。学会指出,历史建筑反映城市特色,如新加坡正正将文物保育与旅游、教育政策挂勾,目的为建立市民的归属感,亦带动经济,“如果拆晒文物,香港同深圳有咩分别?”
由主教山配水库事件,谈到港大杀建筑保育学部,文物保育学会副会长陈柏慧及张家荣,最常提到的是保育人才问题,然而根据学会资料,古迹办现时只有不足5%的员工有文物保育相关的学历,“做古迹好需要经验累积,唔系同一个规则可以应用系所有建筑物。”
政府内部架构不利培训人才
曾于古迹办内部工作的陈柏慧指,古迹办曾经聘请多名具文物保育相关学历、来自建筑测量等专业范畴的人士。不过,早年内部架构变动,改为从建筑署调配人手到古迹办,变相不需要具备保育相关的经验或学历。再者,碍于政府人员需要互调部门,不利部门内部的人才培训,亦令员工缺乏进修诱因,“如果部门重视经验累积、传递会好好多。”
政策欠缺明确目的
历史建筑保育于本港社会不时掀起风波,不过往往难以保持热度。陈柏慧形容本港保育政策“见招拆招,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她认为问题源于本港保育缺乏明确目的,导致难以针对性投放人手、资源,甚至有一套整全的政策。
张家荣以新加坡为例,保育政策与推动文化旅游、教育有连系性,当中透过教育国民保护历史建筑,从而构建对国家的归属感;当地同时利用活化项目培训人才。陈柏慧指,甚至近至澳门,亦根据地区需要及资源设立一套保育政策,如由政府出资维修、改建博物馆等。反观香港保育缺乏政策支持,难保持热度,“有事就嘈,但嘈完一轮就会die down(淡化)”
港大突杀建筑保育学部 学生忧前路未明、学历受质疑:身份空白咗
透过保育推广城市 助市民建认同感
他们认为,先要从政策入手,从而带动部门架构变动及增配人手等;虽难以模仿外地保育政策,但相信透过文物发展旅游、构建市民身份认同为通用政策方针。张家荣认为历史建筑反映一个城市文化,甚至有助建立市民的身份认同感,而本港政府不应对涉及殖民时期的建筑物感避忌,“往往由文物反映出一个城市特色,亦都系part of identity(身份认同的一部分)。”张家荣以上海为例,指当地亦有殖民历史,但政府未有抗拒,“应该变化为好事,去推广城市...如果拆晒文物,香港同深圳有咩分别?”
战后建筑未获评级制度保护
现时本港历史建筑评级制度集中于战前建筑,张家荣指事实上本港有不少战后建筑值得保留,却未被评级制度保护,如于湾仔司徒拔道友邦大厦,与怡和大厦出自巴马丹拿集团同一日藉设计师的手笔,其特别之处包括其内部停车场,但最后仍逃不过被拆的命运。
古迹办:按需要安排培训 适时检视人手
古迹办回复查询,指其主要工作为保育建筑文物,参与的人员包括馆长职系和专业职系人员,如建筑师、测量师及工程师等。如有工作上的需要,政府会安排培训,以更新所需专业知识。发展局会适时检视古迹办的人手情况,并作适合安排。
古迹办指政府设有内部监察机制监察有关拆卸或改建法定古迹、暂定古迹、已获评级的或建议评级的历史建筑的情况。在这个机制下,假如屋宇署、地政总署及规划署在接获申请或查询,或部门人员在执行日常职务时,知悉可能会威胁由私人拥有的具考古研究价值的地点、古迹及歷史建筑,便会立即通报发展局文物保育专员办事处和古迹办,以便与有关私人业主作出跟进,例如主动联络他们一同探讨保育方案。
古迹办又指,认为应先妥善处理1950年前落成的建筑物评级工作,亦会因应缓急情况处理1950年后的建筑物评级,现时已为超过180项1950年后落成的建筑物评级。
▼法定古迹景贤里一度遭破坏▼
▼深水埗主教山罗马式建筑蓄水池曝光▼
▼主教山配水库内部结构图片▼
▼京士柏前油麻地配水库内部结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