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分类历史建筑 每类设独立保育准则 街头防撞柱亦可获评级
本港现时保育政策主要聚焦于建筑物,古咨会于2009年公布全港1,444幢历史建筑建议评级,而不属一般建筑物的项目则多不获考虑评级。香港建筑文物保护师学会认为,评级制度未能保护非建筑物,建议仿效英国做法,将具历史价值的构筑物分类,并各设有一套独立评审准则,“唔系多人关注就评级,无危机就拨埋一边。”他们又认为,处理评级时应统一审视同类别的建筑物,才能看到不同年份落成的特性
英国就历史建筑物分为20类,当中的分类甚为仔细,即使是建筑物也分为文化娱乐、农业建筑物、政府、教育建筑物等;而住宅亦分成4类,包括现代风格住宅、郊区住宅、城市及地方(vernaular)风格住宅。而每个类别的建筑物有独立的评级指引,当中列出不同例子、评级时该注意的事项。
有趣的是,除了常见的教堂、军事设施等,连街道上的设施亦被列入可获评级的范围内,当中涵盖街灯、路牌,甚至在港不时被谈及的界石,即使街道的砖块、巴士站上盖等亦被纳入此类别。指引亦特别提到,审视评级时应同时顾及该设施周遭的环境或相联的项目,如于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物前的防撞柱较能惹起关注等。而最为人熟悉的电话亭,同样于可获评级的范围内,而较常见的K6款式电话亭,当局建议应连同其周边的历史建筑物一同审视。
延伸阅读:逾170年历史跑马地坟场 料为港首个公众坟场 学会倡审视评级
古迹办准则混乱 集中审视建筑物
反观本港的评级制度主要审视建筑物,古咨会甚至于2017年曾指31个不属于一般建筑物或构筑物的项目,不适用于现行评级标准。当中包括惹起争议的水缸、多区的界石、跑马地的香港坟场等,古咨会认为应先集中审视属一般建筑物的1444个项目,当时发展局执行秘书曾指,界碑等项目可纳入进行文物影响评估时需加以重视及保护的名单中。
不过,翻查由民间提出的评级项目中,却有非建筑物获评级,如台阶、神坛、码头等。
学会批指引不清楚
香港建筑文物保护师学会质疑,古迹办于评级项目上无清楚指引,“有时话得有时又话唔得,系由佢地自己定…如果有人关注多啲的项目就都会评级,但无危机被人拆就拨埋一边。”学会又批评有关部门以建筑物画界,曾于2015年提出审视电车的历史评级,惟当时获古迹办回复指非构筑物不能评级。学会建议应仿效英国做法,将具历史价值的构筑物分类,并改善现有单一评级准则,就每类构筑物制定一套标准。
▼深水埗主教山罗马式建筑蓄水池曝光▼
发展局指暂不对坟场、古道及石碑等评级
发展局回复查询,指古咨会于2017年3月的会议上,经讨论后议决将不属于一般建筑物或构筑物所涵盖的项目,例如坟场、古道及石碑等,纳入“不属于一般建筑物/构筑物涵盖类别”的名单,暂时不会对名单上的项目进行评级,借以聚焦处理其他项目的研究。当局指,会以不同方式保护上述名单中具历史及文物价值的项目,例如已有15条古道列入“香港具考古研究价值的地点”,若政府部门接获影响名单上的项目的申请或查询,或部门人员在执行日常职务,包括定期巡查时知悉可能会威胁有关项目时,便会立即通报发展局文物保育专员办事处和古迹办跟进。
此外,石碑包括维多利亚城界石、群带路石碑、大潭无字碑、长洲界石、大屿山屿北、屿南界碑等;及前九广铁路笔架山隧道,同时也被纳入“由古物古迹办事处界定的政府文物地点”。而发展局工务科发出的技术通告第6/2009号要求部门在推展工务工程项目时,须检视项目会否影响任何文物地点,并提供有关资料咨询古迹办的意见。如有需要,会按古迹办的意见,进行文物影响评估和相关跟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