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黄金周|传统酒楼指手机落单失人情味 解点心车绝迹香港之谜
【五一黄金周/五一假期/五一黄金周2025/五一劳动节/内地旅客/餐饮业寒冬/酒楼/茶楼/小红书/自由行】几乎在香港酒楼绝迹的点心车,竟能对抗时代巨轮,近年大受内地旅客追捧,变成传统酒楼抵御餐饮寒冬的神器。
周末及假日午市大卖逾6,000笼点心的旺角伦敦大酒楼,至今保留及沿用各款点心车,在茶客之间通道穿梭。现年72岁的副总经理苏万诚认为点心车仍有保存价值,虽然点心纸或手机点餐更能节省楼面成本,代价是人情味丧失,酒楼文化不再。
点心车为何几乎绝迹香港?他指出,最初是因为时代变迁,点心车被视为落伍,也霸占酒楼空间,倒不如改用点心纸落单,既可节省成本,又能缩窄通道以增加座位。时至今日,香港已无师傅制作点心车,相信未来只会买少见少,“𠵱家唔系你想就有得推车仔。”
五一黄金周|传统酒楼靠怀旧神器吸内地客翻生 寒冬下增两成茶市
“虾饺!烧卖!马拉糕!”点心车姐姐推车仔、一边叫卖的画面,相信已是一代港人的集体回忆。随着时代变迁,酒楼经营者早于20年前已考虑到成本及空间等因素,纷纷舍弃点心车,改为点心纸落单,甚至“进化”至手机扫瞄二维码点餐,加上传统酒楼相继结业,点心车无可避免地即将踏上终点。
点心车获内地旅客追捧再次重生 酒楼负责人感欣慰
早于1979年开业的旺角伦敦大酒楼,至今仍然保存各款大型点心车,包括煎糕车、炸物油器车、肠粉车等,共有30多部。对于点心车即将被淘汰之际,获内地旅客追捧再次重生,苏万诚深感欣慰,“我就希望保留香港文化,仲有客人系接受嘅,钟意嘅,就保留住佢啰。”
点心车诞生前有“揸大巴”及点心女郎
虽然酒楼传承自岭南文化,点心车却是诞生自香港。苏万诚忆述指,在点心车出现前,侍应需要在胸前挂上盛载点心的大蒸笼,由于外形就像巴士軚盘,因此俗称为揸大巴。“唔系用笼仔,系一个大笼,例如你要食叉烧包,你要一个夹一个畀你,两个就夹两个畀你。”
直至上世纪60年代,香港经济开始蓬勃发展,港人消费力渐增,酒楼也与时并进,仿照京沪菜的摆盘,将点心放进小蒸笼,卫生程度大幅改善,而原来摆放点心的大蒸笼亦改为餐盘,改聘年轻貌美的女生负责挂在胸前叫卖。
苏万诚特别提到,由于港英政府当时还未完善劳工法例,聘用童工并不违法,部份10多岁女生在辍学后,选择到酒楼工作,被美其名为点心女郎。
初代点心车约50年前诞生 无石油气罐不能长期保温
苏万诚续指,不久后酒楼为了减轻点心女郎的体力劳动,初代点心车从此正式诞生,更不断“进化”,例如新一代点心车便内有乾坤,酒楼在1970年代起加入石油气罐,让点心可长期保温,“所以车仔系不停进步紧,卖点心都系不停进步紧。”
点心车因成本高被淘汰 酒楼陆续改用点心纸划单
究竟从何时开始,点心车逐渐被淘汰?苏万诚解释,有别于现时盛行的即叫即蒸,当点心放在车上的时间过长,则需要丢弃,即变相增加商品的损耗率;再连同推车姐姐的薪金,其实维持点心车的成本不菲,因此部份酒楼从20年前起相继转用点心纸划单。
即使酒楼愿意重拾点心车的情怀,也要解决几个难题。苏万诚指出,现在香港已无师傅制造点心车,只能花费高价从内地订制,加上近年新开张的酒楼面积较小,须缩窄通过以增加座位数量,即点心车难以通过。另外若石油气罐的使用量过低,石油气公司也不愿意运送上门。
睇返20年前推车仔卖点心,同划单嘅点心,啲人觉得推车仔划点心系古老嘅嘢,划单先系新式嘅嘢,即系时代嘅转变。
最后是整个餐饮业面对的人手问题,苏万诚表示,自从点心姐姐相继退休后,难再聘请新人推车,因此他们每日只有10多部点心车维持运作,“𠵱家唔系你想就有得推车仔。”
划单或手机点餐丧失人情味 点心车仍有存在价值
不过,他认为点心车仍有存在价值,虽然点心纸或手机点餐更能节省楼面成本,代价是人情味丧失,酒楼文化不再。
我食咸鱼肉饼饭,就问佢(点心车姐姐)今日咸鱼靓唔靓,佢话今日咸鱼好靓呀,咁咪有得沟通,社会关系融洽好多。
感恩上一代自置物业 终凭毅力挨至酒楼复苏
回想起疫情期间,大批传统食肆挨不住结业。苏万诚感恩上一代自置物业,不像其他食肆需要承受租金的压力,方可凭着毅力守住前人的努力,终挨至今日的复苏。
既然点心车成为内地旅客的新欢,那么会否加价以填补疫情期间的损失?苏万诚则心系老街坊,他说︰“现时社会嚟讲,我哋咁大间,咁多客,加价会令到老人家少咗节目,暂时唔会加,希望老人家身体健康,长命富贵咁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