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业调查:逾8成受访指输入外劳本地工被炒 工会促设煞停机制
饮食业职工总会最近就输入外劳对本地工人影响进行调查,收到逾2千份回复、结果显示有73% 受访餐饮业工友指所在公司有请外劳,当中输入11名或以上外劳占逾2成。在有输入外劳的公司中,有83 %受访者指有本地员工被解雇情况。
饮食业职工总会主席林千国指,补充劳工计划原意是补充欠缺的人手,而不是取代原本的人手。因此工会促请政府设煞停机制,定时检讨输入外劳计划比例及成效,并推行举报机制,防止雇主滥用外劳计划取代本地工人。
自2023年9月至今年3月,本港共输入约5.4万名外劳,当中有约1.8万与餐饮业有关。饮食业职工总会于2025年3月26日至4月16日进行“饮食业输入外劳对本地工人的影响”意见调查,收到2,054份有效回复。
结果发现,有73%本地餐饮职员表示所在公司已输入外劳,当中约两成人表示其公司输入11名或以上;在有输入外劳的公司中,有83.1%受访者表示存在本地劳工被解雇的情况。
调查:7成工友指输入外劳后薪酬遭压低
工会调查亦发现,逾9成受访工人反对输入外劳,忧影响本地工友就业机会。有约7成人表示公司输入外劳后被压低薪酬,亦有56%受访工人指如关键职位,例如厨师都依赖外劳,长远而言不利餐饮业发展,削弱香港竞争力。
总会秘书长黄必文指出,近半年工会不断收到本地劳工的失业求助,其中包括从业近多年的专业厨师、作为家庭经济支柱的点心师傅等。有劳工反映在前公司工作6年半,最终因公司输入外劳而被解雇。
有酒楼烧味档全聘用外劳 本地师傅失业
总会名誉会长郭宏兴指,不少酒楼的烧味档全聘用外劳,令本地烧味师傅失业,长远而言本港的烧味行业将再无港人传承。他指,在刚过去的复活节假期,大批港人外游,本港饮食业生意惨淡。有部分酒楼将本地劳工人工由月薪制转为时薪制,生意冷清时就即日叫本地劳工放无薪假,影响生计。
总会建议政府积极采取措施保障本地劳工优先就业,设立煞停机制,定时检讨输入外劳计划比例及成效,并推行举报机制,防止雇主滥用外劳计划取代本地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