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收费改革|高拔升:改革过程中必须拿出勇气 拒坐以待毙
政府早前公布公营医疗收费改革,医院管理局行政总裁高拔升今日(2日)在《香港01》撰文指,今次并非仅仅简单“检讨”收费和资助比例,而是一场“改革”。高拔升指,医疗系统失衡、医护人手不足、资源错配等问题,同样发生于其他先进、已高度发展的国家或地区,要解决积累已久的困局与难题,没有任何一个政府可一步到位,改革过程中必须拿出勇气,一鼓作气,拒绝坐以待毙。
高拔升强调,改革目的非为了减少政府对公营医疗服务的承担,相反是怀著对市民承担的初心,妥善运用有限公共资源,更好地保障市民,特别是“贫、急、重、危”病人;同时透过理顺服务,减少浪费,确保公营医疗系统的可持续性,既要财政上可持续,亦要医疗质量可持续。
公营医疗面临前所未见的压力 甚至已达临界点
高拔升在《香港01》撰文指,香港公立医院长久以来发挥卫民保康的角色,但随著人口老化和慢性疾病普遍,导致医疗服务需求急增,而医学科技进步,在提升诊治效果的同时亦令医疗成本持续上涨。高拔升称,市民一直依赖著公立医院这张“全民安全网”,以致整个公营医疗系统均面临前所未见的压力,甚至已达临界点,实在不胜负荷,因此必须拿出决心,为公营医疗系统进行改革。
高拔升:改革目的非为了减少政府对公营医疗服务的承担
高拔升形容这次收费改革意义重大,并非仅仅简单“检讨”收费和资助比例,而是一场“改革”,是整个医疗改革的重要一环,强调改革目的非为了减少政府对公营医疗服务的承担,相反是怀妥善运用有限公共资源,更好地保障市民,特别是“贫、急、重、危”病人,透过理顺服务,减少浪费,确保公营医疗系统的可持续性,既要财政上可持续,亦要医疗质量可持续。
扭转“小病大医,大病自费医”局面
他提到,资源错配亦导致基层医疗,以至专科方面出现“小病大医,大病自费医”,以及轻症病人坐满急症室现象。因此需要透过改革收费及调整资助扭转局面,改变市民使用公营医疗服务的习惯和模式,减少浪费,善用资源。
高拔升:要解决积累已久的困局 没有任何一个政府可以一步到位
高拔升在文中称,医疗系统失衡、医护人手不足、资源错配等并非香港独有问题,同样问题发生于其他先进、已高度发展的国家或地区,而要解决积累已久的困局与难题,没有任何一个政府可以一步到位。高拔升,在改革过程中都必须拿出勇气,一鼓作气,落实有效措拖,完善医疗系统,拒绝坐以待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