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福邨“开荒牛”之苦 入伙四年社区设施不足 街市卖发臭猪肉
撰文: 王洁恩
出版:更新:
洪福邨是洪水桥新发展区内首条公共屋邨,但由于发展区尚未动工,洪福邨已于2015年率先入伙,一众入住的基层居民变成“开荒牛”。虽然屋邨已入伙近四年,但有调查发现,邨内居民仍有感设施不足。有团体指出,邨内至今只得一个街市,商舖数目有限,有街坊购入生果、猪肉后,竟发现已变坏及发臭。团体指出,邨内无预留空间予社工作为服务据点,有社工只能在快餐店内与居民见面,影响居民使用恒常社区服务。
洪福邨内有数十间食肆、超市及零售店,但未见有大型商场。社区发展阵线指出,早前向洪福邨居民调查,收集约150人意见,发现有超过6成居民认为邨内无足够社区配套,另有近4成人认为区内物价贵,更有接近8成人认为消费选择不足。
街市货品曾变坏发臭
社区发展阵线社区组织干事郑晓汶说,虽然邨内的交通已有改善,但现时只得一个由房署拥有的屋邨街市,并外判予私人公司管理,居民缺乏消费选择。
她指出,屋邨内的街市货品偏贵、选择甚少,食品亦不新鲜。过去曾有街坊投诉,在街市买菜后,生果、猪肉都变坏及发臭,故不少人宁愿坐轻铁到屯门、元朗买菜。
邨内无服务据点
郑晓汶说,他们在邨内亦无服务据点,办公室设于天水围,平日要乘坐轻铁花约半小时才能到达洪福邨。她续指,由于无办事处,当要与居民见面时,只能在快餐店等地方约见,难以随时为居民服务。
洪水桥闲置官地近25万呎 团体申办社区活动遭拒 促政府善用土地洪水桥新发展区环保运输研究三方案 政府咨询公众两个月政府邀港铁交洪水桥站、南港岛线西段计划书 南区区议员:好期待洪水桥新发展区预计本年内申拨款 公私营房屋比例拟改七三比
应善用闲置地支援需要
郑又指,现时洪水桥附近有大量闲置官地,建议政府应善用空间发展墟市,以增加居民的消费选择,并提供小本创业机会。她认为,用地可提供更多儿童及托管服务,解决社区需要,“洪福邨一路讲新屋邨,讲到依家已经住咗几年,就快变旧屋邨,居民都仲未用到个啲地。”她建议将闲置官地设立社福服务据点,使居民可使用恒常的社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