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分析】明日大屿6240亿成本掏空库房? 政府棋差一著

撰文: 林剑
出版:更新:

发展局局长黄伟纶前日(19日)公布“明日大屿愿景”的初步开支推算,指所有项目开支约需6,240亿元,但又引用测量师学会的数字,声称土地收益将介乎约7,000亿至1.14万亿,否认计划掏空香港库房。
其实如果从政府近年的收支结构分析,由于明日大屿属长期、分阶段进行的计划,如将开支摊分在不同的财政年度之中,再加上适当融资安排,确实未必真如社会所担忧般“花光储备”。
只是问题不能如此简单带过,因政府提出的开支水平,是以2018年的水平为准,未计通胀等因素,意味即使填海计划2025年如期动工,成本可能已远超这估算。加上政府过往工程成本控制往绩太差,大型项目往往超支收场,更难令公众信服6千多亿可以“封顶”,政府亦自招“报细数”的指控。

▼明日大屿计划概况▼

+1

曾荫权时代推动基建 基建开支比重大增

近年不少市民闻基建而色变,担心基建有如财政黑洞,这个现象要由曾荫权年代说起。事缘在曾荫权任特首的年代,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港府锐意推动大型基建,刺激内需创造就业,曾荫权在2007年施政报告提出十大建设计划,将新旧基建项目统合在一起,加快推动上马。后来2008年爆发金融海啸,政府更加视大型基建为刺激经济良方。曾荫权出席活动时曾表明:“政府本身对基建的投资维持在高水平,令内需成为推动我们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在这政策背景下,高铁香港段、港珠澳大桥、沙中线等项目在2009年起陆续上马。立法会研究亦提到,2007/2008年度造价10亿港元或以上的工程项目只有66项,但到2016/2017年度升至106项;相反,低于10亿元的工程由2007/2008年度的589项,跌至2016/2017年度的350项,显示较大型工程的数目变多。

于是,政府基建工程的总开支,在2008/2009财政年度仅293亿元、占总开支9.4%,但2009/2010年度起,开支大升至471亿,占总开支16.3%。随后这个比重继续稳步上升,至2016/2017年度升至892亿元、占总开支19.3%的高位。

黄伟纶于记者会上指,交椅洲人工岛上可提供最多18.2万伙公营房屋。(罗君豪摄)

基建开支有再上升空间 若融资得当财政上可行

但该年度过后,基建开支的比重开始下跌,2017/2018年度下降至861亿、占总开支18.3%;到2018/2019年度(修订预算),开支再降至767亿、占总开支仅14.3%;到今年公布的2019/2020年度预算,金额微升至790亿,但占总开支比重进一步跌至13%,比高峰期已下降了不少。

基建开支占政府总开支比例下降,其中一个原因是一些较大型基建如高铁、港珠澳大桥、莲塘/香园围口岸等,都已相继落成或已进入最后“埋尾”阶段,花钱高峰期已过。翻查今年财政预算案补编及附录,2019/2020年度展开的主要基本工程,较大规模的只有中部水域人工岛(即明日大屿)相关研究、古洞北及粉岭北新发展区的地盘平整和基础工程,其余规模亦不算大。

因此从政府的收支结构分析,政府未来的基建开支其实仍有上升空间,而明日大屿是长期计划,若分10至15年支付,每年数百亿,以目前每年可承受约800亿元基建开支的情况来说,库房仍然“顶得住”。而过往一些大型建设项目亦有用发债方式融资,例如机管局为机场三跑项目推行的中期债券计划反应颇佳,超额认购7倍。黄伟纶前日亦提到,财经事务及库务局会考虑各类型的融资方式,包括发债或“铁路加发展”等。

因此,坐拥万亿储备的特区政府,大可“分期付款”,妥善摊分十多年支付明日大屿工程开支,再将部分商业价值较高的项目以融资方式处理,单从财务上推算,理应有足够财力承受担开支。

▼盘点香港基建造价▼

+5

六千亿开支未计通胀 最终成本或逾万亿

不过6,240亿支出的数字受到坊间质疑,实际上是政府棋差一著、自找麻烦。政府在提交立法会的文件中,直认评估的数字是以2018年9月为准,属“初步而粗略”。换言之,政府未有计及日后通胀、建筑成本上升等因素,但明日大屿最快在2025年才动工,这严重影响数字的可信性。

立法会议员朱凯廸在政府记者会后随即提出,过去政府在计算工程开支时,均会列明每年升幅5%的价格调整因素,但今次却没有。如果将通胀因素计算在内,至2035年完工时,工程成本可能已高达10,699亿元。这说法其实并非危言耸听,而是有一定根据。

因此,政府提出的开支数目,即使库房“顶得顺”,公众一样会持续质疑数字准确性。黄伟纶昨日在电台节目中解释,以去年格价计算是“最易清楚嘅概念”,令社会大众容易明白。但政府偏偏未提到2025年时的价格水平,予公众观感就相当差,令人觉得政府是为减少反对声音而刻意“报细数”。

朱凯廸质疑,政府预计的成本并不准确,实际支出可能过万亿。(庄恭南摄)

大型基建超支额惊人 “仅一成超支”属数字游戏

更大的问题是,政府过往处理大型项目如沙中线、高铁、港珠澳大桥等往往超支,金额数以百亿计,以明日大屿的规模,公众很难不担心会重蹈覆辙。虽然政府在2016年成立项目成本管理办事处,并在去年宣布升格为常设部门,以监控工程成本,但实际工作效果如何仍有待观察,始终项目超支延误,往往涉及意外或是人为疏忽,未必是“事前计数”可预测得到。

至于黄伟纶声称,政府过去十年的3,000万以上工务工程中,只有11%的工程项目成本超出预算,也是数字游戏。因为近年超支的基建项目,一般都属大型项目,超支金额都相当惊人。例如高铁由669亿大升至844亿;西九文化区由216亿翻倍至569亿,即使在统计上只有“一成”工程项目超支,已是相当严重。更遑论明日大屿涉资以千亿计,超起支来后果更加不堪设想。

明日大屿由於潜在的环境和造价问题,在社会引来不少反对声音。2018年10月14日,数千市民上街集会反对明日大屿计划。(资料图片)

引用外间机构收益预测 双重失策

当然,政府声称项目可以“回本”,因土地收益可达7,000亿至1.14万亿元。但首先这个数目就不是出自政府本身,而是引用测量师学会的估算,这亦一定程度反映,政府对于这个数字未有足够信心。立法会议员尹兆坚、本土研究社杨夏至也质疑,政府自己未做仔细研究,仅引用外间机构数字,反映政府准备不足,更有“卸责”之嫌,如果日后数字不准确,也有借口解画。

另一个失策之处在于,政府如此早阶段就抛出收益预计,无论最后数字是否准确,政治上都会陷入两难:估价高,社会就会质疑人工岛实行“高地价政策”,填完也是建豪宅,无助解决一般市民住屋问题;估价低,社会就会批评项目入不敷支,无法回本。所以政府为了避免“掏空库房”的指控,早早抛出收益预测,不但无法增强说服力,反而“俾位人入”。

政策分析──明日大屿系列:

【政策分析】明日大屿填海“从石头爆出来” 政府自招民怨?

【政策分析】屯门新铁路 X 明日大屿 政府另有“台底议程”?

政治姿态难看 政府棋差一著

明日大屿项目本身具争议,政府在计划开展前,对外公布成本的预测,本身有其必要,而从财务分析看,未必承受不来。只不过,政府给出的数字,也有取巧之嫌,未能开诚布公,在政治姿态上先失一分,更难言争取公众支持。

香港可发展土地不足,政府亦不敢大刀阔斧收回新界闲置土地,故希望通过明日大屿愿景处理土地不足问题。但政策发展下来,未拿上立法会讨论,已不断为公众制造负面观感,那到底项目能否如期启动,还看政府能否拿出更具说服力地理据,解释整个计划的资金安排、如何化解工程超支风险等等,以说服闻基建色变的公众,回心转意支持,或至少不强烈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