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大屿】团体批政府“玩数字游戏 ” 未解㓥房户燃眉之急
发展局今日(19日)就“明日大屿愿景”计划,公布初步造价。当局料成本高达6,240亿,为香港有史以来最贵的基建项目。本土研究社杨夏至批评项目造价高,担心日后影响民生相关基建项目的资源投入。他又斥政府“玩数字游戏”,为争取拨款未有将完工造价包括在内,估计日后造价或高达近万亿元。有关注基层住屋的团体则斥项目造价为天文数字,未能解决基层市民的燃眉之急。
根据发展局的估算,“明日大屿”的工程造价为6,240亿元,当中交椅洲人工岛项目,填海及基建共用2,560亿元;而兴建交通运输网络成本约2,730亿元,包括兴建三条铁路。而当局引用香港测量师学会的估算,交椅洲人工岛私人住宅及商业发展的土地收益,约9,740亿至11,430亿元。
发展局局长黄伟纶于记者会上,多次强调“掏空库房”的讲法不成立,称政府将摊分10至15年进行工程,为可负担范围内。他又称人工岛的土地收益估算最少有7,070亿至8,230亿,而有关的估算亦是非常保守。
本研社:造价有机会达近万亿元本土研究社成员杨夏至反驳有关讲法,认为每年投放多400至500亿元发展基建为“大数目”,忧虑日后一旦面对经济情况转差,政府将削减民生基建开支,如兴建医院等。他又批评当局“玩数字游戏”,以去年9月的价格作估算,未有提供完工造价,质疑政府为取得拨款“压低个价”。杨夏至称,以往大部分基建项目均超支两至三成,估计完工时的造价或高达近万亿元。
绿色和平:气候暖化或致工程延误
绿色和平项目主任朱江同样估计项目有超支可能,称面对气候变化,工程或受海浪、台风等天气因素影响,有机会出现延误及超支问题。他又斥,政府于明日大屿项目上“心急”,惟“非急市民所急”。他指出明日大屿成本过高,加上以新市镇发展模式进行,往往需时甚长。
黄伟纶于记者会上称,发展棕地或需要再驳更多基建至市区,成本未必较人工岛低。朱江反驳指,部分零散棕地可以乡村式的公营房屋模式发展,如赤柱马坑邨等,毋须大规模增建基建。他续称,其估算已剔除位置较偏远的丁级类别棕地,最终仍计算出发展400公顷棕地成本只需333亿。
全港关注㓥房平台组织干事陈颖彤则认为,项目未能解决基层市民的燃眉之急,“要下下一代人先受惠到。”她又提到,即使公私营房屋比例为七比三,惟现时不少出租公屋都转作绿置居,基层难以得益。
她又称,整个“明日大屿”愿景计划的估算造价高达6,240亿元,犹如天文数字,为加快解决房屋需要,政府理应把相关费用发展闲置土地或棕地,她批评:“根本就有现成土地,点解仲要嘥几十年等?”她又指,近年出现不少“大白象”工程,又屡屡出现超支、烂尾的情况,担心最终造价远超6,240亿元。
民主党立法会议员尹兆坚指出,据政府往绩,高铁、港珠澳大桥都严重超支,机场快线亦一直亏损,批评政府经常低估成本、高低效益。他直言:“就咁睇,超支一半,(造价)已经去到一万亿!”
他指出,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曾指基于中美贸易战等因素,今年香港经济有下行风险,若撇除预留200多亿元房屋储备金,预计明年会出现约50亿元的财政赤字。他认为,在充满超支危机下,政府仍然要“豪赌一铺”,犹如自打嘴巴,他批评:“政府冇咁大个头,就唔好带咁大顶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