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郑上任一年】派钱四千以外 林郑月娥民生政策你受惠几多?

撰文: 林剑
出版:更新:

特首林郑月娥上任一年,本届政府在住屋、医疗、劳福等方面都推出不少新政策,例如财爷“派钱”4000元、房屋政策新招等,都极受社会关注。《香港01》选取其中10项影响民生最广的政策、跟进其进度,供读者评价林郑一年施政的成效。

【房策政策新招】林郑月娥在上任一周年前夕,宣布推出一系列新房策,最瞩目的要数到针对空置一年的一手楼征空置税,预料税额为应课差饷租值的200%;林郑亦宣布更改现行居屋以市价七折定价的安排,改以申请人负担能力为计算基础,变相减价卖楼;政府亦会调拨多幅本来供应私人市场的土地,改建公营资助房屋,预料将有多幅市区靓地,将变成平价居屋楼王。(资料图片/郑子峰摄)
【绿置居.首置上车盘】林郑房策以置业为主导,因此在资助出售房屋范畴动作很多。她在任内第一份施政报告中,已宣布将绿置居、白居二恒常化,其中绿置居将原来的公屋单位改划出售,原本选址火炭共4,000个单位,但现已改为长沙湾东京街的丽智邨,涉及约2,500个单位,预计今年年底推售。另外林郑亦在施政报告中,提及推出“港人首置上车盘”,主力帮助中产家庭,详情有待公布。(资料图片)
【启动“土地大辩论”】 土地房屋被林郑视为施政“重中之重”。土地供应专责小组于去年9月成立,由黄远辉任主席,就未来土地短缺寻求解决方案。经半年讨论后,小组于今年4月底开展咨询,就18个土地选项收集公众意见,现正进行第二阶段,即公众参与活动,小组正于各区举行巡回展览及问卷调查。不过有关注团体质疑,政府对土地大辩论有前设,目的只是为公私合营发展私人农地开路。(资料图片/李泽彤摄)
【重推过渡性房屋.建货柜组合屋】林郑亦在施政报告中宣布,会协助和促成由民间主导和推行的短期措施,增加过渡性住屋供应,供基层㓥房户在成功公屋上楼前改善居住环境。其中货柜组合屋现已拍板,社联获恒基地产捐出深水埗南昌街一幅地皮建屋,3,500万费用由关爱基金支付,最快明年初竣工,约提供90个单位。(资料图片)
【增加教育经常开支50亿】上任第5天,林郑月娥即到立法会宣布增拨50亿教育经常性拨款,涵盖幼教、中小学教育、特殊教育及专上教育。主要亮点为增加常额教师、向中学毕业生每年提供3万元资助,以修读自资学士学位课程,总共涉及36亿元开支,已于去年起陆续实施。(资料图片/余俊亮摄)
【自愿医保】医保计划在香港争拗多年未有进展,今年3月初,食物及卫生局终于宣布咨询方案。根据计划,投保前未知的已有病症、先天性疾病、日间手术、先进诊断成像检测、非手术癌症治疗及精神科治疗都在保障范围内,最快可在明年4月推出,已拿上立法会开始讨论。(食物及卫生局网页)
【自愿医保】购买自愿医保的纳税人可获扣税,每人扣减上限为8,000元,保证续保至100岁、不设终身可获保障总额上限。食卫局局长陈肇始则预计,计划每年平均保费为4,800元,同比龄会有所增加。不过由于高风险池问题至今未有共识,是次计划亦无设立,所以已有疾病继续没有保障。(资料图片)
【公共交通费用补贴计划】林郑月娥在去年10月施政报告中,宣布《免入息审查的公共交通费用补贴计划》,向每月公共交通开支超出400元的市民提供补贴,每1元车费可获0.25元补贴,金额以每月300元为上限,预料最快今年底至明年初实施。计划初时只包括港铁、巴士、专线小巴、电车及渡轮,林郑12月再宣布扩展至红色小巴、邨巴、员工巴士及街渡。(资料图片)
【派钱4000元】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于2月28日发表财政预算案,以“关爱共享”为主题。由于对上年度财政盈余高达1,380亿元,外界极度关注政府如何“还富于民”。初时陈茂波拒绝“一刀切”派钱,表示要在短期和长期措施之中取得平衡。(政府新闻处图片)
【派钱4000元】不过由于批评声音高涨,最终陈茂波在3月23日宣布为预算案“补漏拾遗”,向于2018年12月31日前年满18岁,持有香港身份证并经常居于香港、在港无物业、无领取其他福利、无缴交任何薪俸税或退税少于四千元的“N无”市民,派发4,000元或补足差额。计划会由在职家庭津贴办事处负责执行,据报最快明年2月可申请。(资料图片/罗君豪摄)
【增加侍产假】上届政府就男士侍产假立法,但日数仅3天,被指相当不足。政府于今年6月初刊宪,将《2018年雇佣(修订)条例草案》提交立法会,建议侍产假由3天改为5天。据劳工及福利局局长罗致光所指,预料农历新年前后,才能生效。(资料图片)
【研究取消强积金对冲安排】本届政府承接上届政府未完成的工作,研究取消强积金对冲安排。政府初步计划补贴172亿元,雇主每月要供等同雇员薪金1%的金额到专设储蓄户口,用作支付遣散费和长期服务金开支,户口累积金额以所有雇员年收入15%为上限,并提供两层补贴,补助年期12年。劳顾会劳资双方最近表示达成初步共识。但有商界团体认为政府应该提供更多补贴,令谈判陷入胶著。(资料图片/文雪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