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独家】运房局伙房协市建局研建组合屋 选用土瓜湾地盘后放弃

撰文: 黄伟超 梁德伦 王洁恩
出版:更新:

房屋问题困扰港人大半生,㓥房环境恶劣,过渡性房屋“应运而生”。近月备受关注的预制组合屋,成为等候上楼的基层市民改善生活的“恩物”。由社联牵头货柜组合屋计划,近日已向屋宇署入纸申请,相信短期内可公布详情。据《香港01》记者了解,运输及房屋局亦有意拓展组合屋计划,以增加过渡性房屋供应;局方近月与房协及市建局商讨兴建组合屋,更曾一度考虑利用土瓜湾启明街需求主导项目的地皮,兴建过渡性房屋,但因可用年期有限,最终决定放弃,需要再觅地发展组合屋。

土瓜湾启明街需求主导项目的地皮曾被考虑兴建预制组合屋,但运房局及后放弃。(欧嘉乐摄)

苏伟文:政府协助NGO研闲置地建预制组合屋

运输及房屋局副局长苏伟文接受《香港01》记者查询时,无否认局方与两个房屋机构商讨有关计划,但他只重申,为增加过渡性住屋供应,行政长官在施政报告中提到协助非牟利机构研究在闲置土地兴建预制组合屋,“而运输及房屋局、发展局连同劳工及福利局,以及相关政府部门和非牟利机构,一直共同努力跟进及推展有关措施,现阶段正在商讨执行细节。 ”

房协回应指,今年初曾与运输及房屋局就兴建组合屋作为过渡性房屋的构思进行交流。(资料图片)

房协证实曾与运房局商讨    成本效益主要考虑为受助家庭带来可持续性

房协就协助兴建组合屋的事宜作出回应,指作为政府的合作伙伴,房协一直配合其房屋政策,共同探讨以不同的形式协助解决市民的住屋需要。房协指,今年初运输及房屋局曾与房协就兴建组合屋作为过渡性房屋的构思进行交流。

房协又表示,乐意进一步研究兴建组合屋的可行性,惟暂时未有具体项目,而有关兴建及重置组合屋所需的技术亦需再作探讨。至于组合屋的成本效益方面,主要是考虑有关计划可为目标受助家庭所带来的裨益及其可持续性。

货柜组合屋其中一个试点是科学园。(资料图片)

市建局认政府曾接触     了解利用重建项目已平整土地可行性

市区重建局则回应指,政府在构思组合屋时,曾与市建局作初步接触,以了解利用市建局重建项目已平整的土地的可行性。不过,就有关组合屋的具体构思情况,市建局并没有资料可以提供。

土瓜湾启明街需求主导项目的地盘,距离沙中线土瓜湾站仅9分钟路程。(欧嘉乐摄)

地皮闲置时间不够长而放弃

社联近年一直倡议兴建组合屋,早前亦表示已与发展商合作,于市区觅得一幅可短期使用的土地兴建组合屋,并已就计划的建筑图则入纸向屋宇署申请。据悉,项目原定可于去年底公布,惟因土地选址出现阻滞,故最终延至今年初,才能正式向当局提交申请,而社联需要寻求资助,有关费用料或由一些惹善机构拨款支付。

物色土地兴建组合屋遇上困难,同样发生在政府身上。政府消息人士透露,近月运房局分别向市建局及房协提出,希望与当局合作拓展组合屋,成为继社联后另一发展组合屋作过渡性房屋的途径。

消息人士表示,运房局早前与市建局商讨后,认为可将土瓜湾启明街41至51号需求主导项目的地盘,作发展过渡性房屋项目用途;惟运房局经检视后,因有关项目地皮闲置时间不太长,故近日已向市建局婉拒采纳有关地盘建议,需要再物色合适地盘。

货柜组合屋可作青年宿舍,图为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的青年宿舍。(社联提供)

项目建筑物至少8年才建成

土瓜湾启明街需求主导项目,面积约553平方米,位于土瓜湾启明街41至51号。早年51号因露台结构危险一度被封闭,相邻的49号、47号及45号亦因属同期建造,屋宇署发出清拆令。后来市建局计划将旧楼及相邻楼宇一并重组重建,获98%业主同意出售物业。

根据市建局网站,重建项目于2025/2026年落成,届时将提供合共约72个中小型单位、约300平方米商业楼面及约450平方米政府、机构及社区设施用地。换言之,建筑物最迟仍有8年才落成。

《香港01》记者周一曾到该地盘现场视察,只见四周以旧楼为主,未来将进行重建工程,包括启明街、荣光街、鸿福街、银汉街等,项目落成日期由2025至2027年不等,惟现时未见任何建筑物被拆卸。

此外,这个一度被纳入组合屋的选址,与沙中线土瓜湾站邻近,步行到车站入口约7至9分钟,而沙中线红磡至大围段最快明年中通车,红磡至金钟段亦将于2021年通车,但因应运房局否决采用有关地盘,未能入住市民无法享用交通便利的铁路优势。

房协委托顾问研项目财政可行性

另一方面,运房局亦计划将兴建组合屋的工作,委托有“房屋实验室”称号的房协负责,由有多年建屋经验的房协统筹工程,日后亦可能由对方安排筛选合资格申请人士入住。

据悉,房协近日已委托顾问公司研究项目的可行性,例如资金安排及成本效益等,以及参与计划对房协财政及日常营运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