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柜组合屋・一】记者台湾实测 千呎独立屋百日建成 可抗地震

撰文: 朱韵斐
出版:更新: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首份《施政报告》提出,协助非牟利机构研究兴建组合屋,作为过渡性房屋。以货柜为家,听上去是无选择下的权宜之计,住客的生活品质会不受保证?为亲身了解货柜组合屋的“真身”,《香港01》记者到访台湾,访问专门建造货柜住宅的建造商和建筑师,了解建造货柜组合屋的技术发展,当地兴建一个“独立屋”,原来只需要100天;而当地各式商业用途的货柜建筑,更成为“打卡”热点。《香港01》将一连4集,带大家跳出香港,深入剖析货柜组合屋这个可能影响大家日后住屋选项的议题。

台湾建筑师林志峰,参与2013年“高雄国际货柜艺术节”时,打造了这货柜住宅设计“可以居”。(受访者提供)

“货柜屋是适合人长期居住,我们已经研发到可以比人寿命更长。”《香港01货柜组合屋系列报道》第一集,带读者造访台湾专门建造货柜住宅的建筑商和建筑师,了解他们豪言货柜住宅不输传统建筑,确信适合长期居住的原因。他们指,货柜住宅成本较传统建筑便宜一半,建筑时间更是传统建筑的三分一。他们更有一份愿景,希望扭转大众对“家”的概念,让货柜住宅成为真正可以搬的家、能移动的资产。

台湾建筑师林志峰,参与2013年“高雄国际货柜艺术节”,打造了这货柜住宅设计“可以居”,室内设计非常雅致。(受访者提供)
台湾建筑师林志峰指,使用二手货柜不会有浪费,切下来的铁皮可以一直再使用;缺点是它骨架不大,如要满足法规要用钢筋水泥辅助。(朱韵斐摄)

货柜住宅背后的永续意义

与香港隔着一个长长弯弯的海峡、航运业发达的台湾,保守估计一年淘汰一万个装箱货柜。记者越洋到台湾最大的国际港埠、位处西南端的高雄港,寻访被淘汰的货柜,到埗就看见它们被赋予新生命:变成一幢幢货柜住宅、餐厅、酒店、天桥甚至码头设施等。

这些货柜建筑背后功臣、台湾建筑师林志峰接受《香港01》访问时指,国际贸易旺盛背后,每年有很多被淘汰的货柜,用来做建筑材料的好处就是环保,“使用基本上不会有浪费,切下来的铁皮可以一直再使用;缺点是它骨架不大,如要满足法规要用钢筋水泥辅助。”

专做货柜住宅的“筑地岩移动宅”,工场内的示范单位看不出有二手货柜痕迹,外型亮丽,与一般独立屋无异。(朱韵斐摄)

货柜屋居住面积可达2000呎

高雄也有建筑商专门接收二手货柜做货柜住宅,“筑地岩移动宅”成立两年半至今制作了约30个,由单个或多个货柜合成的货柜住宅,面积由6坪至60坪不等(约213呎至2134呎)。每个单位都有电力、自来水供应及冷气等,在外观或室内设计上,都看不出货柜痕迹,与独立屋无异。

陈永顺说,面积约千呎的钢筋水泥建筑,差不多要1年半完成,他们的货柜屋约100个工作天就完成,缩至三分一或更少。(朱韵斐摄)

“筑地岩移动宅”负责人陈永顺指,台湾法规规定农地上要有供农夫休息的建筑物,但未经加工的货柜太闷热,加工货柜屋成较舒适和经济之选。他们会按照客人要求的面积、房间、客厅和卫生间数目,并请设计师做外观和室内设计,在高雄的工场内完成制作后,再转运到台湾各处指定地点组装。

建筑时间大减三分二 千呎独立屋100日完成

陈永顺指,建筑利用二手货柜的骨架、底盘和屋顶做主结构,除了符合环保节能原则,更能减少施工程序,“面积32坪(约1139呎)的钢筋水泥结构建筑,差不多要1年半完成,我们100个工作天就完成,缩至三分一或更少。”工场中的示范单位室内面积约6坪(213呎),成本是83万元台币(约21万元港币),陈永顺指货柜住宅较传统建筑成本减少约一半。

陈永顺的公司将原始二手货柜打造成能住人的屋,所有程序都在高雄这个工场内进行。(朱韵斐)
+8

林志峰补充指,多层货柜住宅要做一系列加固工程,才能符合当地安全法规,成本约为传统建筑的70%,建筑时间就可以是三分一或更短。林志峰认为这些“速成住宅”适合作为长期居所,解释特别是在地震频繁的台湾,传统混凝土建筑会出现细小裂缝;货柜则是完整铁皮不会因地震造成裂缝,在保养方面来得更容易。

其中一间移动宅在现场安装后的照片。(受访者提供)

台湾建筑商梦想打造“移动城堡”

陈永顺认为,货柜屋适合长期居住,说“我们已经研发到(货柜屋)可以比人寿命更长。”他又说,货柜屋成本较低,让住客更有条件打造完美之家,他更期望未来能扭转大众对“家”的概念,他这样说:

我今天在高雄住一阵子想去台北,我这间房子运到台北就可以了,房子变成可移动的,不像水泥般拆掉变废料,成为真正可搬的家。
陈永顺
陈永顺说,我今天在高雄住一阵子想去台北,我这间房子运到台北就可以了,房子变成可移动的,不像水泥般拆掉变废料,成为真正可搬的家。(朱韵斐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