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屋之父”邬励德上周五伦敦逝世 任内促成公屋设独立厨厕

撰文: 黄静薇
出版:更新:

中西区关注组帖文称曾于60年代担任英殖时代前工务司邬励德(Michael Wright)近日逝世,《香港01》向召集人罗雅宁查询事件,她证实邬励德于上周五(26日)于伦敦逝世,享年105岁。罗雅宁忆述去年曾在邬励德的生日前夕赴伦敦探访,对方仍非常关心香港事务,形容她是一位非常值得尊重的人物,并对他的逝世深感婉惜。

罗雅宁称去年曾到伦敦探访邬励德。(罗雅宁提供)

七年前拍片支持保留旧政府总部

中西区关注组召集人罗雅宁忆述与邬励德早于2011年认识,当时特首曾荫权坚持拆卸旧政府总部西翼,予发展商改建为32层高的甲级写字楼。罗雅宁获悉邬励德为旧政府总部总建筑师,希望他能支持政府山的完整保育,于是走访当年99岁的邬励德,获对方拍片支持,认为旧政府总部是一个建筑群,不应将西翼拆卸,“最终政府山可以原址保留,他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至于最近一次与邬励德见面,罗雅宁就指是去年9月,恰好是邬励德105岁生日前夕,她笑称当时邬仍愉快地向他们分享英女皇撰写的生日卡。直至去年12月底,她获知邬励德的身体状况转差,关注组成员欲探访时,便得悉邬励德已于上周五(26日)离世。她形容邬励德是一个非常值尊敬的人物,即使他退休后回到伦敦居住,仍然非常关心香港发生的大小事。

励德邨以邬励德(右)的名称命名,当年邬励德亲自主持励德邨的开幕仪式。(房协图片)
房协在深水埗兴建的上李屋邨,是香港首个公共屋邨,设有独立的厕所与厨房。(房协网页图片)
105岁的邬励德留在香港的不只“励德邨”这个名字,还有“励德原则”这个房屋标准。(黄永俊摄)

房协励德邨以他命名

祖籍英国的邬励德(Michael Wright),1912年在香港出生,曾留学英国并成为建筑师,于1938年回港加入工务司署(亦称工务局),至1963年出任工务司。

二战时期,他被浮虏期间经历数十人共同厕所的生活,认为是失去尊严。后来他加入房协,致力提倡公屋需设独立厨厕,即后世称的“邬励德原则”,落实一套对房屋的标准概念,改善基层的生活环境。其后他设计出首个设独立厨厕的公共屋邨深水埗“上李屋邨”,而房协辖下的大坑励德邨,更以他命名。

房协发言人表示,邬励德于1953至1969年间担任房协委员,认为邬励德对基层房屋发展有深远影响,早于50年代本港的居住环境欠佳,邬励德提倡设立独立厨厕,而深水埗“上李屋邨”便是首个采纳该原则的屋邨,1976年落成的励德邨亦是以他命名。房协对他的离世表示哀悼及向其家人致以深切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