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德邨以他命名 105岁公屋之父邬励德 房屋标准影响几代港人

撰文: 香港01评论
出版:更新:

撰文:廖清怡

2015年,香港“城市日记”策展人黎颖诗到伦敦工作,得悉邬励德仍然健在,于是亲赴其家访谈,并拍摄成片。《励德年记》甚少微观角度探讨香港殖民时期的政策,相对于条理分明的宏大历史,生命经验微小、驳杂,更需要倚靠另一种叙事方法来展示。

作品名为“年记”,如日常般细碎,也勾勒出邬励德留下的斑驳痕迹。当我们讨论香港的历史档案正严重遗缺,口述历史的影像又能否被视作历史档案?不管怎样,从各种个人视点,织成复杂难言的香港故事。《励德年记》隐隐道出的,是横跨历史与空间的城市版图,以至殖民时代的房屋规划如何演变。

前工务司邬励德在纪录片《励德年纪》细述殖民时代的故事,他参与规划的公屋影响几代香港人。(“城市日记”提供图片)

童年居半山 沦陷时期囚深水埗

1912年生于香港的邬励德,八岁离港返英,其后曾数度往返香港与英国。他一直居住的中环半山,亦是当时大部分社会地位较高的洋人聚居之处。张爱玲的小说《第一炉香》以战前的半山作场景,邬励德正是以这种社会名流的方式生活。

励德于1938年返港,加入香港的义勇军团,及后在香港守卫战因不敌日本而成为战俘。1941年圣诞节香港沦陷,对他而言,关押于深水埗战俘营的记忆仍十分鲜明。日治时期或许未对香港往后的规划起很大的影响。不过,邬励德从半山到深水埗的地域经验,正深埋他日后对公共房屋的人文意识。

石硖尾邨属香港最早兴建的公共屋邨,1973年首次由徙置大厦演翻新改建,但在2006年清拆重建。(Getty Images / 视觉中国)

战后香港,人口急增,励德在片中说到,早期殖民地政府一直未有介入公共房屋的规划。直至1953年,一场石硖尾大火,政府不得不建立徙置大厦。据励德介绍,由建筑师George Norton设计的徙置大厦,天台可作学校,中间楼层亦建有游乐场。每户只占120呎,无独立的厕所与厨房。岭南大学文化研究系助理教授叶荫聪指出,徙置大厦如同某种“resettlement housing”。“徙置大厦早年的居住条件不太合理,例如面积小、通风欠佳等。政府亦形容为‘次级’房屋。这类居所主要安置灾民,其后亦会安顿因政府收地而需迁居的木屋居民。徙置大厦融合公屋规划,是直至麦理浩时代(1971-1982年)才开始。”他举例,由徙置大厦演变而来的石硖尾邨在1973年首次翻新改建,将两个细小单位打通成一个单位,并加入独立厕所。

叶荫聪表示,“公共房屋”概念在1970、80年代才正式成立。“徙置区或徙置大厦落成后数年,政府才开始兴建少量公共房屋,如现已拆卸的北角邨。当时这些公共房屋条件较好,名字亦叫作‘Big Housing’。”1957年,由香港屋宇建设委员会(香港房屋委员会前身)兴建的首个廉租屋北角邨落成。这种公屋概念背后的重要推手,正是邬励德。谈到徙置大厦的居住环境,邬励德在片中直道:“人住在如此环境是十分可耻。”他推动的公共房屋符合基本居住条件,如具备独立厕所,玻璃窗亦改成木制窗帘,著名的“励德原则”(Wright Principal)亦由此订立。

早期有不少志愿建屋团体参与本地的公共房屋规划,参与兴建大坑西邨的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黄永俊摄)

倡公屋设独立厨厕 基层生活有尊严

“励德原则”不仅改善了住户的生活环境,更为本地公共房屋定下雏型。叶荫聪表示“励德原则”的重要性在于“以这标准大量兴建房屋,并重建翻新原有的徙置大厦。”

香港房屋协会(房协)在1951年于深水埗兴建的上李屋邨,是香港首个公共屋邨,设有独立的厕所与厨房。邬励德亦曾在片中多次谈到房协,当时战后政府漠视公共房屋规划,最终由圣公会何明华促成非官方的独立机构房协,担起兴建公共房屋的责任。房协亦是首个采取“励德原则”兴建房屋的机构,落实了一套对房屋的标准概念。

除了房协,早期亦有不少志愿建屋团体参与本地的公共房屋规划,如兴建模范邨的香港模范屋宇会,以及参与兴建大坑西邨的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等。早期殖民治下的香港,不同公共领域亦出现如像东华三院与保良局等改善民生的非官方机构或组织,以补足殖民政府的社会福利政策及建设。这种“协作式”统治,亦可谓殖民语境下的利益勾结与捆绑。一方面机构能替政府稳定民生统治,另一方面亦能累积社会资本与影响力。

房协在深水埗兴建的上李屋邨,是香港首个公共屋邨,设有独立的厕所与厨房。(房协网页图片)

在英殖时期的香港,公共房屋的规划不断演变。麦理浩时代,从殖民政府冷待的姿态,改为大举兴建公共房屋,并发展新市镇。叶荫聪分析,麦理浩如此大规模发展公共房屋是很特殊的。他推行的十年建屋计划,将数个涉及兴建公共房屋的部门重组成香港房屋委员会(房委会),并于1973年正式成为法定机构。

直至1975年,英国戴卓尔夫人带领的右翼政府上台,认为香港“做得太多”,用作房屋的资源比例远超英国当地。因此房委会需自负盈亏,埋下领展的伏线。另一方面,房委会亦控制公共房屋的发展规模,早期的新市镇如沙田与后期建设的新市镇如天水围已大相迳庭。

回看邬励德,深感一位英国白人殖民官,在香港历史上确立了独特位置。他在1973年退休前一直担任公职,除了工务司外,亦是香港建筑师学会创会会员,曾参与设计已清拆的爱丁堡广场渡轮码头。殖民时代遗下的建筑逐渐消逝,我们是否正经历所谓“后殖民”时期?邬励德退休后马上回英,知所进退。多年后,他回忆香港的生活经验仍历历在目。以他命名的励德邨以至房屋标准仍屹立不倒。

105岁的邬励德留在香港的不只“励德邨”这个名字,还有“励德原则”这个房屋标准。(黄永俊摄)

上文节录自第79期《香港01》周报(2017年9月25日),原文题为〈邬励德的公屋编年史〉,现题为编辑重拟。

浏览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

敬请留意9月25日星期一出版的第79期《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