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病相“连”

撰文: 01医务所
出版:更新:

香港复康会社区复康网络,好多人“细细个就听过呢个名”。“网络”用“傍”字形容多年来如何在路中心“傍住”病人,并将互助组织一点一线连起来,令人赞赏;而病人领袖长期奋斗,遇幽谷仍“顽固(意指“顽强”)埋首往后行”,复康路上,互助互励又互勉,同病相连但非相怜,令人敬佩。

撰文:医院管理局策略发展总监程伟权医生

医院内的病人资源中心是医院发展医社合作的基地。

与“傍”字意思毗邻,医管局同样也或可用“撑”字形容如何“撑住”病友,如点线面般将之连起来。局方当年接纳伙伴建议成立病人资源中心,接著伙拍病人组织筹办活动,稳住热诚“义”工阵容,建设实体“健康资讯天地”,创建网上一站式资讯平台“智友站”,直接道出智之所在;更邀请病友出谋献策,提示作决策时如何跳出医者视角,实践策略有为,服务到位,撑住病人。

“智友站”适逢于上周翻新升级,适用于手机,一按同病即相连资讯,并具多种族语言选项,直线连接社区资源;要提质却不甘平面化,贴心打造个人化体验;更根据浏览偏好送赠资讯,而资讯能否做到“对、易、贴”?请用家提议如何改进。

“香港复康会社区复康网络”及各病人组织多年来互重、互信。

医社合作,浅层而广角来说,因社区伙伴热诚投入,各医院积极推动,协作面很广。若论深层思虑,医疗需求的年增长率百分比,全龄人口虽低于一,长者却为三,叠加人口患慢病率后更高,如医疗科技上涨成本任飞行更可能达五;站在医疗视角看,总希望医院、社福、病人三方合作,可以从平面上同行并肩,过渡至立体零死角、协作助减压时,更高、更深、更好。

“智友站 ”于上周推出全面优化版本,新版面亦适合于手流动装置上阅读,欢迎搜寻“智友站 ”或浏览https://www.smartpatient.ha.org.hk

研究提示多方合作,要共赏贡献,共尝新猷,共商良策,共享成果。医管局多年前制订内部医社合作的发展重心,是侧重联网就地携手、落实已具实效服务模式、长线锁定社区协作伙伴,以及插稳并瞄准共同服务标杆;不过几句官语如要化烦为简,应是建立在地互信、巩固互重关系、构建互动平台,共识目标互通。既乐见病人组织已充分展现如何同根、同感、同行、同盟;三方合作,更要相连、相研、相容、相融。

病人踏遍刺脚的弯路,能否常见路上“有你有我有情有医有社有义”?各方且同步,应可同渡困苦与厄困。

医院管理局。(资料图片)

《香港01》“01医务所”与医院管理局合作,逢星期三刊登由医护人员撰写的专栏《园游。杏林》。

“杏林”出自三国时代名医董奉的故事,后世以“杏林”称颂医护,数位来自医管局的杏林中人带领看倌园游杏林大观园,透过文字细数杏林人、杏林事,分享个中点滴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