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端科技领未来 延展医疗新里程
全球科技发展一日千里,医疗行业亦正经历前所未见的变革。身为医院管理者,我们不仅要为病人福祉著想,也必须经常“走出去”,时刻紧贴新科技,为医护人员和市民提供更高效、安全、智慧的医疗服务。近期,笔者有幸参观了中国科技巨擘腾讯总部和中国科学院香港创新研究院(CAIR)。两次行程确实令人眼界大开,更令笔者预见未来医疗科技不可估量的发展潜力。
撰文:新界东医院联网总监及威尔斯亲王医院行政总监钟健礼医生
在腾讯深圳总部,见识了人工智能(AI)在医学上的应用,比如影像诊断、自动癌症筛查和生成式AI助理等。我们的团队亲眼见证了内地科企如何运用AI技术极大地提高医疗效率和准确性。这种革新不仅有助于医生诊断,还可让医院服务变得更高效;对于病患而言,更能早期发现病情,缩短等待时间,这些将是重大突破。
AI技术普及自然会带来一些挑战。对于医护人员来说,技术快速发展可能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和适应新的操作模式。这会增加一定的工作压力,但同时也带来更多机遇和更高专业能力。更重要的是,科技应用必须与病人福祉及医护专业标准多轨并行,平衡技术进步与人性化服务,是我们必须审慎考虑的。
在中国科学院香港创新研究院,我们体验了多项革命性技术,包括多模态手术AI大模型系统、具身智慧超声机器人和数位孪生技术等。这些创新技术充分展示了AI辅助临床手术的无限潜力。例如,CARES Copilot能够在手术期间即时提供语音指导,减少人为错误,增加手术安全性和精准度。未来,这些技术将能够大大改进我们的手术流程,减轻外科医生负担,并提升病人生存机会和术后康复效果。
稍后笔者还将参与“第二届香港具身智能医疗科技论坛”,届时汇聚来自全球的产、学、研、医界的领军人物,聚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与发展,势将激发新火花,推动AI技术在医疗应用上的不断创新,将为未来的医疗合作奠定基础,实现跨界融合的共赢。
新界东医院联网在科技应用方面也一直走在前沿,从脑部电脑扫描造影人工智能分析、无纸化心电图、跨区抽血、指挥中心、虚拟实景、实时定位追踨等,均力求提升效率与安全,期望不仅能让病人受益,亦为医护人员提供更轻松及精准的工作环境。
科技发展带来的好处不言而喻:改善病人诊疗体验,减轻医护人员压力,甚或释放多些资源及空间进行医疗研究?然而,应用新技术的过程中也需要慎重及作出平衡。过度依赖科技会否导致人性化关怀缺失?应如何保障大数据和AI的安全性?这些都是我们未来需考虑周全的课题。
香港要成为亚洲医疗科技创新中心,我们应加强与内地,以至世界各地科技企业及研究机构的通力合作,为医疗行业注入更多活力,推动医学进步,惠及市民。展望未来,我们将持续采用先进技术,改善服务,开拓优质医疗与科技融合的全新章节。
《香港01》“01医务所”与医院管理局合作,逢星期三刊登由医护人员撰写的专栏《园游。杏林》。
“杏林”出自三国时代名医董奉的故事,后世以“杏林”称颂医护,数位来自医管局的杏林中人带领看倌园游杏林大观园,透过文字细数杏林人、杏林事,分享个中点滴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