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也是一种天赋
医院管理局学院格言是“Dare to Learn and Serve 致力学习‧尽心服务”。早前有到港交流的内地医院领导问到,为何学习需要“敢于”(Dare to Learn)?
相信不少人都听过这个故事──在日本明治时代,有一位德高望重的禅师名为南隐。当时有一位大学教授慕名拜访,请教禅道。然而,教授口讲请教,却滔滔不绝发表自己的见解。南隐禅师一边听著,不发一言,只管倒茶,直至教授的茶杯满溢,茶流得满桌都是。教授见状转而喊请禅师停止倒茶,南隐禅师才缓缓解释:“就像这杯子,里面已经装满了看法和想法,若果不先将杯子清空,又如何再盛得下禅道呢?”
撰文:医院管理局学院院长孙天峰医生
医疗发展一日千里,尤其在现今讲求极致专科发展的世代,造就了不少专业人才。然而,专家们很容易只聚焦自己的专科知识,对自身范𤴆的确非常熟悉,但一方面可能忽略了其他“软性技能”的学习,例如沟通技巧、团队精神等;另一方面也不排除对自身学识形成过度自信,不经意地轻视其他人的经验和智慧,从而窒碍学习他人长处的空间,也可能削弱能令自身进步的视野。
再者,医疗服务讲求安全性,比较习惯因循既有模式和流程,好处是减少出错机会,但缺点是创新变革的效率往往有所限制。
人生学习也许可以划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由于真的无知,会自然地不断摸索和学习;第二阶段是已经拥有一定的知识,会自以为满肚墨水,但仍未知道天下奇大的道理;第三阶段则是真正参透人类渺小的意义,即所谓“越懂得多,越知自己不懂的更多”。然而,由第二阶段进入第三阶段者却非必然。
曾经听过一位教授告诉一群医科学生说:“现在你们学的东西,可能有一半以上,待你们成为医生的时候,已经是过时或错误的。”一来是指医疗发展迅速,二来也希望同学们维持好学和更新的心态。学习其实是终身事业,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懂得持续学习,尤其当自身已经有一定程度的专业知识,要一直学习,推阵出新,反而不容易。
要敢于学习,可有三个层次:首先要敢于承认自己不足,也就是要敢于清空自己的杯子;然后也要敢于听取别人感受和看法,也就是敢于盛载新的茶;最后是敢于融合新思维再付诸实行,亦就是敢于品尝新茗,当然也要确定是好茶才好试。
正如苹果集团创办人之一乔布斯在2005年美国史丹佛大学毕业典礼上的名言: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意思也就是提醒我们需要时刻保持一颗肌饿并愚昧的心,不断渴求和学习新知识,这无疑也是“软性技能”的一种。有人天生喜欢学习,所以学习是一种天赋,就如有人天生便善于沟通。
不过,学习和沟通能力同样可以透过学习而掌握,重要的是,你是否有胆量保持清空、Stay Foolish。
《香港01》“01医务所”与医院管理局合作,逢星期三刊登由医护人员撰写的专栏《园游。杏林》。
“杏林”出自三国时代名医董奉的故事,后世以“杏林”称颂医护,数位来自医管局的杏林中人带领看倌园游杏林大观园,透过文字细数杏林人、杏林事,分享个中点滴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