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管理局的节约能源及可持续发展计划
面对全球暖化,医院管理局(医管局)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早在2016年签署了环境及生态局推出的《4T约章》,而配合特区政府的《香港气候行动蓝图2050》,“碳中和”已成为医管局其中一项节能目标。公营医院提供每周7天,每天24小时无间断的医疗服务,包括持续通风空调、热水及蒸气消毒、照明和维持医疗仪器正常运作等,确实为医管局带来了不少节省能源的挑战,而单就耗电量已高占全港电力供应达3%。为此,医管局相应地制定了中长期路线图,目标是在2035年和2050年分别减少15%至20%和30%至40%的用电量。
撰文:医院管理局工程拓展总监卢国华
医管局早已为辖下医院制订一系列减排措施,包括逐步更换冷水机组、采用人工智能技术调节中央冷气系统、进行“重新校检”项目、使用LED智能照明及灯控、引入首个“电热联供系统”、安装可再生能源系统及其他节能措施。签署约章以来所节省的电费每年以千万元计,我们在2022至2023年度已超出原定较2015至2016年度节能5%的目标,节省了6%的能源消耗量。在2023至2024年度更节省了7%。
科技发展带动绿色科技应用
目前,公营医院及门诊等一般安装风冷式制冷机,安装较高能效的水冷式制冷机并不多。随著智能科技发展,医院可透过采用最新的智能技术实时为冷却水塔量度水质,并即时加药清洗与消毒相关设施,以减低可能存在于冷气空调系统的冷却水塔的致病原“退伍军人菌”,大大提高了使用水冷式制冷系统的机会。未来将有数间新落成的公营医院使用更具能源效益的水冷式制冷机,节省能源量可达20%,其散热节能效益倍高于现时风冷式制冷系统。
发展智慧绿色医院 数据协助管理
医管局在2019年开发了智慧能源管理资料库系统(EMDS),用作更全面监察及整合医院的能源资料,分析医院的能源使用量,提供详细的能源管理报告,以确保及时审查和基于数据化的方式去改进能源效率措施。发展智慧绿色医院是医管局2024-25年度计划的战略目标之一。医管局新兴建的医院与时并进,根据大数据透过传感器控制并自行调教预设冷气需求,减低能源消耗。医管局亦透过“重新校验”已运行一段长时间的现有系统,实地量度、测试、采集最新数据,并加以分析及诊断现有各种系统的运作模式,通过调节或更新系统的设定以切合最新需求来提高能源效益。
积极采用可再生能源及创新的节能措施
近年,医管局采用了更多可再生能源,例如安装光伏太阳能板,收集阳光转为电能。此外,善用沼气亦是一个好例子。目前在雅丽氏何妙龄那打素医院有一个建于2016年的“电热联供系统”,是香港第一家使用沼气发电的医院,以沼气推动内燃机发电并为制冷机组供电,而内燃机运作时产生的余热则可制成蒸气及热水供院内所需。我们持续推行有效而创新的节能措施,例如北区医院扩建计划的新大楼将增设“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让医院利用该区内的可再生堆填气来发电、制冷及供热,预计该系统能为医院每年节省约五百万元能源开支,以及减少三千吨碳排放。
环保成就
为应对未来的服务需求,医管局现正如火如荼地推行第一个医院发展计划。与此同时,我们亦正就第二个医院发展计划进行规划。公营医院从筹备建院开始,已经加入不少减排节能措施。近年完成的医院工程包括天水围医院、香港儿童医院及灵实医院扩建计划,先后获得绿建环评金级以至铂金级认证。在绿色建设和环保科技方面获得业界认同及获颁授荣誉奖项。
推动愿景
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企业对环保的责任,部分企业会透过发表“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ESG报告)让公众了解其环保措施。医管局作为香港公营医疗服务的主要提供机构,承担全港接近九成的住院医疗服务,面对服务需求不断增加,人口老化和慢性疾病普及等问题,ESG在医疗行业的重要性日益提升。我们以推陈出新的思维,循环保及ESG等方向发展公营医疗,包括病人体验、智慧科技、机构管治及人力资源等。医管局会继续本著“与民携手保健安康”的使命,努力推动公营医疗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健康香港,为我们的社群和后代树立榜样,为一个更可持续的世界做出贡献。
《香港01》“01医务所”与医院管理局合作,逢星期三刊登由医护人员撰写的专栏《园游。杏林》。
“杏林”出自三国时代名医董奉的故事,后世以“杏林”称颂医护,数位来自医管局的杏林中人带领看倌园游杏林大观园,透过文字细数杏林人、杏林事,分享个中点滴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