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脚型购买跑鞋可减少受伤?3个或令人中伏的运动“真理”
定期而有规律的运动除了能维持健康外,更有瘦身及塑型的功效。不过别以为锻炼只是动动全身就有效,有些错误的观念及习惯反而会让效果事半功倍,甚至有些是大家都认为是对的想法其实是大错特错。《Time》就整理了几个大众熟悉的错误健身观念,并且告诉大家如何花费更少时间锻炼又获得相同,甚至更好的效果!
跑步时附带重物
相信大家在跑步时都会见到有些人会手握小哑铃,有些甚至背著重物,借此提高运动的强度。事实上,运动时负重确实会燃烧更多的热量,不过有一个很重要但又很易忽略的问题是,人们很容易因为重量的增加而改变手臂的摆动方向,增加受伤的风险。
相比于哑铃,手执行山杆会是一个有助于燃烧更多热量的工具之一。这种做法多被称为“Nordic walking”或“Exerstriding”,起源于芬兰,是越野滑雪者的训练方法。研究表明,“Nordic walking”会让你步行得更快,比平时走路燃烧更多的热量,有助锻炼上身和腹部肌肉。另外不会对你的关节位置,例如膝盖﹑臀部和下背部施加额外的压力,减低受伤机会。
根据脚型购买运动鞋可减低受伤
跑鞋大致分为三类,每种类型都设计为不同的脚型。Stability shoes(稳定型)是针对跑步时脚掌过度内翻的跑步者;Motion control(姿态矫正型)则适用于跑步时脚掌内侧朝前,脚掌著地后内旋过度,令脚部内侧承受较多体重的跑者,而Neutral shoes(避震型)则专为跑步时在脚掌著地后,完整翻转15度,属于正常内旋的跑步者而设。
多年来,人们普遍认为,过度压力会导致人体受伤,穿著合适的跑鞋可以降低受伤的风险。但根据《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的一份研究指出这个概念是有问题。在对900多名新手跑者的研究中,无论脚型如何,都被指示穿著相同型号的Neutral shoes(避震型),令人惊讶的是,尽管有人穿著不合脚形的跑鞋,但因跑鞋问题而受伤的人却很少。其实跑鞋的分类是按鞋底的磨耗程度而定,跟受伤没有直接关系。研究最后指出根据脚型选取跑鞋不会降低受伤风险,建议大家购买感到舒服的跑鞋就可以。
即使不感到口渴都要渴水
在我们的认知中,运动时应该感到口渴才渴水,以避免摄取过量水分导致运动时不适。不过一篇刊登在《Th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的研究表明,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口渴只是一个指标,当你感到口渴时,身体已需要比你想像要多的水分。
运动时适当摄取水分,能够维持身体内的能源消耗。运动中因缺水然后一次性饮用大量的水分,会造成胃肠的负担导致运动能力下降。因此,运动中每15至20分钟可以饮用 150 ml的水分,提升运动持久力之余又能解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