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秒定律:食物掉地多久不宜吃? 地毡、木板、磁砖 什么最脏?

撰文: 梁秀雅
出版:更新:
研究发现食物掉在地上的时间,与沾染到的细菌量关系不大。“5秒定律”背后存在许多变数。(iStock)

在Google搜寻列输入“5秒定律”,随即列出食物掉在地的时间与细菌污染程度的关系,众说纷纭,有说只要在5秒内捡起食物,受细菌污染不算严重,还可食用,但时间上各有不一,有的指3秒,有的则10秒,好混乱,总之食物掉在地上的时间,与沾染到的细菌量成正比。事实如此吗?对于铺天盖地的谬误,著实无奈。

美国克莱姆森大学教授Dr. Paul Dawson发表了一项关于“5秒定律”的研究,指食物掉在地上的时间,与沾染到的细菌量关系不大。“5秒定律”背后存在许多变数,包括所接触地面的材质,他以地毡、木板及磁砖为例,假如三者皆沾有沙门氏菌,当食物掉在地毡上,所沾染的沙门氏菌少于1%,但对于木板及磁砖,则有48-70%。

湿黏的糖果掉在地上,比湿度低的食物如烤面包更容易黏附细菌。(iStock)

不过研究结果亦受食物的湿度影响,英国阿斯顿大学曾进行类似研究,以烤面包、饼干、面食及湿黏的糖果等不同湿度的食物,分别接触地毡、木板及磁砖,结果发现,湿黏的糖果在5秒后便黏附地上细菌;而湿度低的烤面包,则碰地30秒后才附著细菌,所以掉在地上的食物湿度愈高,愈容易黏附细菌。

由此可见,没有5秒的绝对定律,就算逾时捡起食物进食,也不一定会生病;能即时捡起也未必没问题,生病与否又存在很多因素,问题是,我们为甚么要冒这个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