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comfort zone】一个人旅行:学会独处、更清楚自己需要

撰文: 许芷婷
出版:更新:

人生中一定要试试独自一人旅游,你或会有意想到不的收获。

(《Wild》剧照)

到外地旅行:你只可以倚靠自己

(《七月与安生》剧照)

我常听人说,把一个不懂游泳的人抛到海中,他就会学会游泳。那去旅行的道理也一样,把自己送到全然陌生的地方,没有依靠,便甚么都要懂。一个人旅行的人是不是都很聪明呢?我只能说智慧也可以是经验累积而来的。

一个人旅游让我们有极大的自由,时间、目的地、行程全凭自己心意,全由自己计划,你不必害怕友人不喜欢看名山大川,也不用怕男友不喜欢你终日逛街。但与此同时,在旅途中也无人照顾,需要留意自己的安全,而“智慧”和“胆量”就是在这些时候锻炼出来的。

犹记得我本是上厕所也喜欢“联群结队”的,但在大学时到美国交流半年,便初尝了一个人的滋味,虽然那是苦头。所有到美国的班机都要“清关”,寄舱行李需要提出来再检查。当时订机票时不知道有这程序,到埗后,我原本要乘撘的内陆机便在我“清关”时飞走了。当时,脑袋空白了一阵子,想到可能要一人在机场睡一晚,又会与友人失去联络,竟忘了害怕,一人在机场的各航空公司的柜位穿梭,英文从未说得如此流利,脑袋也比平常清晰。最后,竟换到另一家航空公司的机票,比预期中更早到达,在朋友航班的行李输送带处等他们来到。要是在出发前问我该如何解答这问题,我大概只会哑口无言吧。

延伸阅读:【你不是真正的快乐】2018目标:不储钱不“上位”,只求快乐?

一人旅游让你学会独处

(《七 月与安生》剧照)

一个人旅行不是想像中那么快乐,也不一定有美男美女兜撘,更多的时候,是你感到非常孤独。但一人旅游让我们分别独处与孤独:孤独是疏离,孤立而无助;而独处则是一种选择,最终并不是要与世界脱离。而一个人旅游正正让我们有机会真正独处,感受两者的分别。

学会独处后,即使一人都不一定感到孤独。独处让我们活在当下,留意自己当刻的感觉,便不会累积负面情绪,也更清楚自己想要甚么。要我数,在美国的半年大概是人生中最快乐的日子之一,由开初不习惯那么悠闲的生活,每天都埋怨生活苦闷,到后来竟慢慢享受,甚至不想回来了。那时有时会与新朋友玩一整天,也会一整天不跟任何人说话。每天看书写字,甚至是写生画画,也会慢跑和健身,最大的烦恼竟是当晚要吃甚么,哪时要到超市购物。学会了独处,就如学会了如何享受人生。

一人探索新地方,同样是探索自己

(《Eat, Pray, Love》剧照)

或许一人旅游最引人入胜的地方是,当你在探索大世界的时候,你同是也在探索自己。当与别人一起旅游的时候,我们常常会把注意力放到大家的有关系上,和对方想要做甚么。独自一人,则令我们了解到自己的喜恶,长处短处,更让我们踏出自己的comfort zone,多接触一些新事物。

在“美国之旅”后,我便知道比起马不停蹄的生活,我更爱悠然自得;在看过美国之大后,便想看世界之大;在大多时候自己一人时,便知道我没如自己想像中不能独处,甚至是有点享受。

探索过世界之大后,我们便会知道自己是何等渺小。这见识让我们谦卑,但那独游的经历又让我们不失自信。

延伸阅读:【2018目标】“快”是一种强迫症?慢慢来其实会得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