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目标】“快”是一种强迫症?慢慢来其实会得到更多!

撰文: 许芷婷
出版:更新:

有没有感觉,有时生活逼使我们要“快”,而“慢”就是一种罪?

当时间还未变成是“奢侈品”时,那年我十多岁,我最喜欢在回家时看著车窗外的太阳慢慢沉落,波光在水面闪闪烁烁,觉得那是一天的“奖励”,不明白为何车上的人都垂下头就睡了,连错过了甚么都不知道。直到后来我也变成他们其中一员,便发现只因生活太赶、太累人。加拿大记者Carl Honore就为此写了一本书《In praise of slowness》,发现走慢一点,会比我们想像的得到更多。

Carl Honore亦曾于Ted演讲。(Ted)

“快”是一种“强迫症”?走得快不等于得到更多?

(Carl Honore)

我们被“强逼”走得越来越快,深深相信“时间是金钱”,永远不够。因此我们毎天都会像是短跑选择手般“冲刺”,只是那终点却是永远无法到达。但现实是否真的是走得越快便得到更多?

Carl是一名记者,住在与香港同样生活节奏明快的伦敦,平日也惯了在有限时间做“无限”的事,就连平日给儿子读睡前故事,也是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时间是省了,可是他和儿子竟因此而吵起来。这像是当头棒喝,或许走得快反而让他错失更多?像是和儿子的感情?这其实不难想像,为了要走得更快,我们不自觉地赔上了健康、吃饭时间及选择、我们的关系和环境。

(《萤之光-罗马嫁期》剧照)

就像旅行,有些人很觉得在外地的一分一秒都是金钱,结果行程排得密密麻麻,起床时间比上班还早,每个旅游境点匆匆一瞟,完全没有认识当地文化,走马看花,食物也是吃得越多越好,吃到最尾“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旅游不能真正欣赏当地美景美食,只换来一身疲惫,究竟是赚了还是蚀了?又如想要在工作上“冲刺”,好给家人和伴侣舒适的生活,但若他们在有需要的时候,你都缺席,那是得是失?

西方对时间的想像是一条直线,而中国则是循环的,因与果环环紧扣,执著走得快,不如走得慢但细味每一吋风景来得有意义。可是要打破这“迷思”,很多人都是身体挨不住,出了毛病时才醒觉,而Carl 则是他与儿子的吵架。或许我们也可以在赔上“沉重代价”前,就可先停下来?

延伸阅读:【最长的研究】哈佛追踪700+人近80年 幸福、长寿同样是靠......

由“慢食运动”到“缓慢性爱”:慢是一种生活态度

我从小到大,都觉得一小时的吃饭时间不够,上学时不是吃剩半盒饭,就是老师“通融”让我一边上课一边吃。及后在飞机上工作,实在容不下我慢吞细嚼,太慢的话,吃亏的是自己。生活容不下我们慢下来,当本是享受的吃饭也是匆匆了事,意大利美食专栏作家Carlo Petrini亦有所觉醒,发起“慢食运动”(Slow food movement)。

“慢食运动”慢慢演变成“慢活城市”(Slow Cities movement),在欧洲流行,他们反对“全球一体化”,应保持本土特色,令人反思究竟想要一个怎样的生活,哪怕只是在城市规划上作细微的改变,如限制交通、在公园增设长椅和增加供游人休息散步的花园。当一个城市被“官方认可”为“慢活城市”,或许“慢”真的有它的价值?

(《My ps partner》剧照)

吃饭要快,城市人的性爱也求“快”,因此意大利人也提出“缓慢性爱”的主张。性爱跟食物一样,也应慢慢享受,不只为发泄。女生比男生需要更多时间来达到高潮,而这绝对跟“床上活动”的时间长短有关。性爱是最亲密又最原始表达爱意的方式,只求“快”而失掉了其中的甜蜜与快乐,便似是对性爱的一悔辱。

这以上所有的活动,都不单是说食物、城市规划和性爱,而是一种生活态度。当我们需要一个又一个的“运动”来提醒我们要慢下来的时候,也就反映了我们为了“快”,丢失了多少更重要的东西。

“慢”如何让我们得到更多?在适当的时候停下来

(《萤之光》剧照)

或许看完了,你只会觉得不错,但也还是停不下来。怎样才能真正的让自己接受“慢活”呢?首先,我们要知道:慢不代表懒惰、生产力低。

“不要太忙碌,你会赚到更多。”这就是Carl的书想要带出的道理。他分享他的经验,把“慢”分为“好的慢”和“坏的慢”,如在公路上塞车,那便是“坏的慢”;但把工作放一旁,和家人吃饭,说故事给儿子听,则是“好的慢”,得到的“奖励”绝对是千金不换:儿子画的一张心意卡。

我想,“慢活”的精髓不单是做毎件事都不必要强求速度,而是取舍。我们都知道时间有限,但不是要日夜冲刺,而是把事情分缓急轻重,如健康第一,家人第二等等。至于“慢”分好坏,我则更“极端”,认为若是不能控制的情况,那就不算“坏的慢”,如我习惯袋中放一本书,那便谁人迟到、甚么不合理的等待都甚少惹我生气。至于工作上、人生上,若嫌走得不够快,你真的认为那是我们可以控制的事吗?新一年,我就先立志要走得慢一点,相信那“奖励”一定比小时候那窗外美景吸引得多。

延伸阅读:又一个日本OL过劳死,原来有迹可寻?3个你已过度工作的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