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评】DSE考材《孤独的理由》 作者林黛嫚答题也得低分的真相
【文章原刊于01撑场,欢迎下载香港01 app,与星级作者一同讨论喜爱话题。】
文:萧源(现代教育中文导师)
当知道林黛嫚老师的作品《孤独的理由》被选为2018年DSE中文阅读卷篇章时,我先是高兴,继而疑惑:怎么考评局把文章删得这么短?原文不是近5000字吗?我马上把文章传给林黛嫚老师,便一头栽进工作当中:上课、写笔记、拍解题片、回答学生问题。
谁料次日黄昏,便看到报章报道:原作者林黛嫚老师,在这篇《孤独的理由》阅读卷中,不少题目未能取满分云云。多年前,学生之间曾有一段趣话:“有些阅读卷题目,其难度之高,连原作者也未必懂得回答。”此刻竟被印证。
下课后,收到林黛嫚老师的一通电话,大家畅谈甚欢,话题当然围绕著:为甚么原作者会在以自己的文章拟题的考卷中,取得低分成绩?
原因简单不过,“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一篇文章,作者是这样想,拟题者却另有想法。当大家找不到原作者,或原作者已死的时候,一切当然是拟题者说了算,不过就是原作者未死,我们也会视之已经死去。这也就是我们赏析作品的其中一个重要方法:“作者已死”。朱自清在《背影》中想表达父爱的伟大,但在小学生或交通警眼中,朱爸爸只是一个严重违反铁路守则的老人家而已。《二十四孝》作者想藉王祥卧冰求鲤之举说明孝道,我们看来只是徒劳无功的失智行为。哪怕是《论语》,千百年来,我们对当中的一字一句亦未能得到一致的诠释或解读。
这就是文学“好玩”之处,一个版本,无数解读,引发无数的联想,每代的人之间的解读差异更大。问题是:拟题者这样解读,考生有另一种解读,双方既然不是作者,那么地位是平等的,为甚么拟题者的看法是对,我作为考生的看法是错?
因此,拟题者设定问题的时候,为了服众,应把题目明确分作两大类:客观标准题及主观开放题。客观标准题指的,是一些有普遍标准的问题,如文章的内容细节、运用了甚么写作手法、人物的性格特征、篇章结构作用等。至于主观开放题,则指作者在文中流露甚么思想感情、文章应该划分作多少部分等等,而最佳的主观开放题,就是个人意见题,即“如果你是作者,你会怎样做?”、“你猜作者为甚么这样做?”、“生活中有否相关感悟?”
无奈是次2018年DSE中文科阅读卷考试,客观题太少,主观题太多,而记者给林黛嫚老师完成的,多是主观题,作者的想法未能符合阅卷员的想法,因而低分,实属正常不过。2013年DSE亦曾采用台湾作家张晓风的作品,有线记者随即致电张老师,越洋考她,当时张老师答得婉转,含糊其辞,结果为题目的答案留白。现在想来,当天便应第一时间向林老师提及此事。曾看过一篇科幻小说,是英国文学教授开授“莎士比亚文学”一科,班中唯一不合格的,竟是坐时光机而来的莎翁!如此推想,要是诸葛亮、荀子、辛弃疾三位大大来考2018年范文题目,相信也是铩羽而归的。
另一个低分的原因,就是题目本身“出得衰”。以今年中文卷为例,某选择题的四个答案,竟是A.层递 B.正衬 C.反衬 D.对比,谁都知道,反衬与对比两者,极为接近,林黛嫚老师在大学任教的其中一门课是修辞学,我在与林老师讨论题目的时候,林老师也笑言这一题实难细分反衬及对比手法,你教莘莘学子情何以堪?
另一个理由,是作者未必懂得考试游戏规则。比方说有一道综合全文4分题,考问“他”孤独的理由是甚么,答题者即使答得天昏地暗,洋洋百字,却只能取得2分。为甚么?因为一般综合全文题,往往要在答题之后,引述两个位于文中不同位置的文本证据,即使只答一个,也不能满分。2014年《第九味》如是、2017年《跑道》亦如是。这令我想起大学时一位教授的慷慨:“今日这两题,哪一题有把握的,多写一些;哪一题不太懂,写少点,不影响分数!”考场规矩,未必尽如人意,台湾的原作者,做香港DSE的阅读卷,从无操练,不知游戏规则,其表现与香港学生相若或更差,绝不稀奇。
曾经有个笑话,现在想起,饶有趣味:鲁迅在文中说:“天黑了!”拟题者问,作者说“天黑了!”有何意思?(4分)。答案竟然是“天,表示作者呼唤老天;黑,表示当时世道黑暗;了,表示一切已成定局;感叹号,表现了作者的无力感。”也许,鲁迅的回答是这样的:“岂有此理,你们这群不知所谓的拟题者,我真的只是想说天黑而已!”
(文章纯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