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郊动物.一】东北发展讨论十年 政府从无安置乡郊动物政策
讨论超过十年的“新界东北发展计划”即将上马,村民于本月起陆续迁出。推土机将会移平寮屋,摧毁的不独是村民的家园,还有乡郊地方耕住合一,以及人与动物共融的生活模式。不少东北村民视动物为日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然而,政府至今仍未有就乡郊动物安置提出任何方案。当村民迁上公屋后,动物或将流落地盘,面临饥饿及病痛等困境。未来乡郊发展不断,动物作为土地持份者之一,其安置权利绝对应被政府正视。然而,乡郊动物的生活习惯与市区家养动物截然不同,在谈论安置前,我们应如何理解城乡动物之间的差异?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政府又应有何动物友善的配套措施,以协助乡郊动物适应新的市区生活?
乡郊发展工程除了会移平村民家园外,亦摧毁了人与动物共融的生活模式。为免大量动物埋葬于推土机之下,数名爱护动物的义工于2018年成立了“东北反逼迁动物战队”,义务负起东北猫狗的绝育及乡郊动物政策倡议工作。“战队”成员吉秋爽慨叹,乡郊最理想的状态是不迁不拆,让村民与动物共融的生活模式得以保留,“很多外人对东北的印象并非动物很惨,而是动物与人能够融洽地相处。人能够接受猫狗存在、猫狗之间又可以好好做朋友。乡郊就是包容性很强的地方,只要做好绝育工作,就已经是动物天堂。”
采访当日,吉秋爽带领记者游走古洞村落。于四年前迁入古洞的她,在当猫狗义工期间已跟不少村民熟络。村民都唤她“阿爽”,而她亦能随即辨认路上哪只狗属于哪户人家、叫什么名字。显然,捍卫动物生命已成为她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部份。现时东北发展区划分为“第一阶段”及“余下阶段”,居住范围属“第一阶段”的村民须于本月迁出,估计届时将有不少猫狗无从安置。民间动物团体缺乏营运资金,绝育、领养等工作都得由自己出钱出力,“我们没有能力安置动物,但至少保障牠们不要死。”吉秋爽道。
东北发展移平家园 动物天堂不复再
约一年前,“战队”义工们得悉“东北工程”将于本年正式动工,由于忧虑乡郊动物无从安置,于是他们提出了“乡郊动物权益”的政策倡议。除了东北外,香港尚有许多乡郊地方被规划做发展区,例如洪水桥、锦田、横洲等,“战队”的倡议亦因此指涉长远及完整的乡郊动物安置政策。针对东北发展计划,“战队”就向政府提出了四项诉求,包括设立由发展局统筹的跨部门专责小组,负责动物安置事宜、保证发展区内动物零扑杀、放宽公屋饲养狗只限制,以及增设动物领养中心。政府至今仍未对诉求作任何正面回应,吉秋爽坦言已不再对政府有期望。东北发展计划酝酿了十年,政府从未就乡郊动物作任何统计,动物今后何去何从,一直不在政府的规划当中,故安置动物的重任落在民间团体身上。
吉秋爽表示,“战队”于上年8月起进行密集村访,打探各村落的动物数量,以便为猫狗安排绝育及领养。乡郊动物分类复杂,部份猫狗属家养动物,部份属有饲主、但自由进出的放养动物,部份则是没有明确饲主的流浪动物,动物统计亦因此是艰难的工作。她续指,“战队”一年来访了约200户村民,估算平均每户养有两只动物,再乘以整个发展区约2,000户数,便得出了4,000这个数字。然而,4,000只是约数,若不加紧绝育,在村民大规模迁出后,将会有更多猫狗面临饥饿、病痛,甚或乎死于推土机之下。吉秋爽形容现阶段只有“尽做”。除统计工作外,“战队”亦有为猫狗进行绝育、领养及暂托等救援工作。吉秋爽慨叹,民间团体资源有限,政府却从未打算提供任何支援。
发展局曾向民间动物团体发信,称局方有场地及资金赞助,邀请团体申请经营猫狗场。吉秋爽形容此举不负责任,“其实你知道经营猫狗场的困难,民间经营者是十分艰辛的。”即使有场地,民间团体在缺乏人力资源的情况下,亦难以长期营运猫狗场。“战队”正统计于“第一阶段”迁上公屋的村民数目,以评估受影响动物的数量。除安排绝育及领养外,“战队”亦正觅地安置动物,例如当村民离开后,所弃置的寮屋或能暂时成为动物的容身之所。
据发展局指出,“余下阶段”工程将于2024年展开,预计将于2022年及2023年收地。然而,局方的确实收地日期一直存在变数。吉秋爽指出,民间团体做动物安置的其中一项困难,是政府的发展时间表完全不清晰,许多村民都是被迫迁前一刻才知道政府的时间规划。“这个发展计划是政府牵头的,所以一定是政府负责。”她强调,不论地方是一下子被铲平,抑或逐点逐点被清拆,政府都应该善待乡郊动物,落实猫狗绝育这些最基本措施。她表示,曾询问渔护署会否投放资源做动物绝育,署方的回复是“支持绝育”、并指已有许多义工负责。她苦笑,“义工不就是我们啰。”
乡郊动物习惯自由 难适应市区生活
东北猫狗时常穿梭于暗巷幽径,早已习惯自由自在的生活。吉秋爽形容,乡郊动物与市区动物的生活模式有很大区别,例如很多家养村狗都有自己的小花园,能够在花园内自由活动;有些狗则属放养,虽然有明确饲主,但可自由出入家门。吉秋爽分享说,她的邻居饲养了一只名为Coco的狗,牠性格外向,喜欢在村落游走,到处结识陌生人,“Coco拥有很大的花园,但牠不喜欢困在家里,有时候甚至会跟随游客行完整个导赏团。虽然现在古洞已没有导赏团,但牠还会趁主人上班时逃出来玩乐,到夜晚就守在家门等主人回来。” Coco的主人将会带同牠搬迁,但迁离乡郊后,狗只是否还能享受无拘无束的生活模式?吉秋爽认为,早已习惯自由走动的乡郊动物,实在难以适应市区的家养生活,“唯有乡郊才容许牠有这样自由的生活状态。”对于没有经济能力置业的村民而言,申请公屋是唯一的安置方向。现时公屋居民需拥有精神科医生证明,证明自己有情感需要饲养“伴侣犬”,才能获得豁免,饲养一只狗。
曾有动物保育团体提出,政府应为受影响村民设立乡郊迁置区,让他们可以建屋、恢复耕作活动及继续饲养动物,惟政府对此诉求没有任何回应。吉秋爽慨叹,心底最希望的是政府停止发展东北,“我们预计政府不会做安置区。最想的当然是不发展,不要清拆,而是令这里变得更美好。”她续指,乡郊是包容性很强的地方,人与动物能和洽相处、猫狗之间能够共融,称得上是“动物的天堂”。她又反问,“为什么不能让村民自己去规划,做一个安置到动物及基层的地方?”
人与动物互相依存 冀尊重生活方式
记者随吉秋爽走访古洞村,一间间铁皮屋有序地从小巷散落,由于天气酷热,平常穿梭于林荫间的猫都躲藏到屋内避暑。吉秋爽带领我们探访村民钟太,她的两只爱犬率先迎声露面。这两只狗分别名为“哪吒”及“番薯”,钟太带笑分享道,“哪吒好丑样!”、“番薯直头系林青霞咁!你看那毛发多美!”钟太婚后跟随丈夫迁进古洞,现时放养了两犬三猫,随牠们在屋外范围走动玩乐。她形容狗只是村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份,家犬除了防止车辆失窃外,亦能提防毒蛇入屋,“如果不养猫狗,不可能的。半夜有人来,没声气啊。而且养猫,可以捉老鼠呢。”诚然,动物作为村民的生活工具是常见现象,但钟太与其爱猫爱犬的关系不止于此,“譬如我还未回家,牠就不肯进屋。但如果我回来呢,牠就会陪我睡觉。”铁闸半开,“哪吒”及“番薯”摇着尾巴走到屋外,钟太一声令下又跑回来,“回来啦,哪吒、番薯,不要走太远呀!”,两犬旋即又依附在钟太身上,“牠们好‘嗲’,常常要知道我在哪里。”
乡郊是人与动物互相依存的土地,在古洞生活了二十多年的钟太,认为政府应尊重乡郊的生活模式,“如果我们想搬上公屋,无资产就可以,问题是我们喜欢这种生活方式嘛。”钟太的居住地属于发展区的“余下阶段”,将在两至三年后被收地。除非获房署豁免,否则若钟太届时迁上公屋,就将要为两犬寻觅新主人。面对古洞土地即将发展成新市镇,她斥责政府做法不人道,亦不尊重乡郊耕住合一、人畜共融的生活模式,“有些人天生喜欢大自然,你就让他去耕田。你将香港单一化、全部变做同一个生活模式,全部人都会很闷!”
助村民带动物上楼 吁放宽公屋限制
在古洞一间物流厂外,铁丝网挂有“恶犬出没”四字横布,旁边有四、五只唐狗徘徊,向到访者不停吠叫。物流厂职员洪小姐指,犬只在这地方长大,视此地为需要保护的家园,当有陌生人踏入牠们的“地盘”,就会猛烈吠叫。她解释,挂上横布是为怕狗访者提供警示,“如果你不怕狗,牠会知道,吠两吠已经走进(仓内)睡觉,不理你;你愈惊,牠就愈‘恰’你。其实牠不是太恶,只是作状吠叫。”洪小姐指出,数年前初来工作时,狗只就已经在这个地盘扎根,现时五只仓狗已有7至12岁大。物流厂属“余下阶段”发展区,将在2022年后收地,作为仓狗饲养者,她表示“照顾到多久就多久”。“因为我已经搬进村屋,收地的话,我想带那些狗回家。屋企当然不算好大,我有花园,只是逼些。始终牠们在这里出出入入惯了,困在屋内会不太开心。”
政府应该做些什么安置动物?洪小姐认为事态发展不乐观,村民迁上公屋后,被遗下的狗只大多会被渔护署人道毁灭。即使政府兴建狗场,狗只亦只能被困在笼中,她形容狗场环境更恶劣,“牠们习惯自由,你找间屋困着牠,牠会不习惯,除非牠一出世就是这样”,“但不在这里(乡郊)生活可以去哪里呢?我觉得牠们宁愿流浪……不过流浪就要捡垃圾食。”洪小姐认为,现时唯一的安置办法,是房屋署放宽公屋限制,让村民获得豁免,带三、四只狗上楼,照顾牠们至终老。然而,不少村民都以放养形式饲养十多只猫狗,这些动物至今依然去向未明。吉秋爽则提出忧虑,指就算村民获准在公屋饲养狗只,人与动物亦未必能够适应在狭窄的居住环境共处。
动物是这个城市的持份者之一,牠们的生存处境与城市规划政策息息相关。显然,在今后的乡郊发展中,政府需纳入考量范围的不仅是村民,还有与村民共生的乡郊动物。
继续阅读:【乡郊动物.二】制订动物友善政策 绝育放回乃基本步
上文节录自第183期《香港01》周报(2019年10月8日)《乡郊动物二三事 在推土机前寻觅容身之所》。
相关文章:【乡郊动物.三】街猫捕影者叶汉华︰在东北事物消失前“存档”【乡郊动物.四】作家张婉雯: 以文字疏理城乡动物差异【领养动物.一】收容所承载生命 负责人付出廿年︰救命无得收手【领养动物.二】政府花百万人道毁灭 外判领养责任收容所缺支援【领养动物.三】放弃宠物代价低 动物福利立法仅为堵截弃养之始【领养动物.四】考牌养狗可行吗? 生命教育、绝育同样重要【领养动物.五】毛孩寻找新主人 待领养就是“二手货”?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