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西补选】论坛乱象丛生 选举论坛应该“论”什么?
立法会九龙西补选结果出炉,不论是政治素人还是政坛元老,在选举论坛中始终不能摆脱泥浆摔角式的口水战。用城大学者张楚勇的话来说,便是挂羊头卖狗肉:“香港选举论坛的功能,根本是搞‘选举’多于做‘辩论’,只是设一个场地来让他们摇旗呐喊,恍如造势大会。”他对此嗤之以鼻。承接前文,香港选举论坛发展至今乱象丛生,可谓是种种畸形制度造成的恶果:公平原则下催生了一批搅局式候选人在论坛中兴风作浪;香港任何政党在选举中均无机会成为执政党,所以各主要候选人便不会将政策议题当作辩政的重中之重。如此一来,选举辩论的未见澄明,亦似乎是让人灰心的必然,但并不代表要让辩政质素继续沉沦。那么,怎样才属理想的选举辩论?
【九西补选】香港的选举论坛 为何由理性讨论变成情感宣泄?【九西补选】选举论坛的公平原则 真的能做到公平公正?
致候选人:要辩政必先研政
“在一场选举辩论当中,如果论据不坚实、事实不准确,是很容易暴露出来。高水准的论坛是可以听得出彼此的差别,然后背后的理据到底是什么。但是,综观香港的选举论坛,只有很少数的发言可以做到。”城市大学公共政策学系高级特任讲师张楚勇观察过英国的情况后,觉得香港的选举论坛不值一哂:“我对香港自从有选举以后的论坛基本上都很失望,如非必要,其实都不会看。”在他眼中,香港的选举论坛只是沦为互相标签的上纲上线之地,真正的政见碰撞却无从讲起。
张楚勇认为,一场理想的选举论坛应是辩论政策多于宣示立场,才能真正让选民有所得着。他介绍,英国的选举电视辩论,便是以“政党为本”来辩论全国性的政策,而并非以“候选人为本”来讨论个别选区的修桥盖路。虽然英国可以透过选举选出执政党,香港不能完全与其相提并论,但他慨叹香港候选人辩论所争持的内容过于短视:“就以今次的九龙西补选为例,来来去去都是攻击陈凯欣没有记者风骨、争论李卓人究竟有没有入房屋委员会……但对于政策的进一步认识,好像未来十年建屋计划这些,根本就没有人去分析。”他形容,这些低水准的辩论令香港政治“无趣无出路”,乏善可陈。
候选人忽视政策讨论,固然与香港的制度局限密不可分,但疏于钻研政策,不仅让选举论坛辩无可辩,进入议会亦只会沦为宣示式监察,对政策缺乏全盘想像,最后只能在优良议政的核心外围打转。
对于主流候选人来讲,实质去讨论及钻研一些政策是回报太低。所以到后来你会看到,一些政策带动、严谨的数据分析,甚至新的政治观点,主要都不是从立法会中产生。
张楚勇提出“回报论”来形容主流候选人的狭窄思维:“对于他们来讲,实质去讨论及钻研一些政策是回报太低,自己不能落实、媒体不报道,又取不到选票,最重要连公众都看不明白!让他们改善的诱因几乎等于零。”他哈哈一笑,道出无奈之处:“所以到后来你会看到,一些政策带动、严谨的数据分析,甚至新的政治观点,主要都不是从立法会中产生。”这个现象何尝不是向香港议政者直线打脸?有理想、有愿景的候选人,需重新叩问,议政的“底气”应何所依仗?
给选民:勿堕理性的无知
“今时今日要达到高质素的投票,已经不是单纯直接地选出贤能的候选人,而是制度、政治文化等相互交织的产物。”张楚勇称,现在的选民都不相信投票是可以改变局面,转为立场先行,立场一致后便来者不拒,但求“保住一席”。在这种情况下,得票高低便与候选人质素未必有太直接的关系,候选人亦从而怠于打磨锤炼好的政治纲领来吸引选民。长久而言并非一个健康的选举文化。“所以我并不喜欢别人说什么‘含泪投票’,要不就投票,要不就不投。”
曾主持过多场立法会选举论坛的资深传媒人谢志峰则寄语,观众应该改变“牛肉在哪里”的既有思维,让整个城市对选举论坛,乃至选举的讨论不要流于表面:“其实现实主义和效果论一直围绕我们的观众,大家会觉得‘做得到先倾’、‘做唔到免谈’。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人便觉得选举论坛‘讲多无谓,唔讲喇’,不会主动对议题挖得很深。”他认为,当观众普遍对选举论坛开始有质的要求时,长远便能迫使候选人改变“靠恶靠窒”的辩论伎俩:“当观众开始主动判断候选人在论坛上的各项表现,从而以选票作出评分时,便可以令他们有所忌惮,不再流于纯粹的‘打烂仔交’。”
上文节录于第139期《香港01》周报(2018年11月26日)《选举论坛劣币化 公民社会进步难期》。
“请给我优质选举论坛”系列相关文章:
浏览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