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会补选】泛民接班困难 谁能担起九西补选重责?
2016年立法会宣誓风波,先后令六名非建制派议员被取消资格(DQ)。政府在刚过去的3月11日,举行首次补选,以填补原属青年新政梁颂恒和游蕙祯、香港众志罗冠聪、建测界姚松炎的四个议席;不料建制成功“突袭”,与泛民平分两席,令立法会地区直选议席形成了建制与非建制17:16格局,即后者未能取回分组点票否决权。目前,由于梁国雄及刘小丽已就DQ上诉,故原属他们的两席补选无期;据悉前者希望透过上诉追求司法公义,令DQ成为终院案例,所以民主派正积极游说刘小丽撤销法律行动,好让九龙西先举行补选,以助民主派扳回一城。
(当问及补选的有力人选)如果有嘅话,佢应该今次就去啦,就系冇嘅嘛!
危急时刻 泛民接班遇难题?
对于民主派而言,无论何时举行补选,都必须两席全取方能夺回分组点票否决权,这本是回归以来他们从未失却过的制衡砝码。然而,由于资源有限,经过宣誓风波、一地两检、修改议事规则及是次补选,已令他们消耗不少政治元气,而未来两年又接连有区议会和立法会换届选举两场硬仗,究竟要由谁人出征才能扳回那关键两席,着实令泛民煞费思量。
若新界东诚如传媒猜测,由“长毛”梁国雄对战“哪吒”方国珊,如今谁能胜出恐怕是未知数,何况后者在是次补选中以翻倍票数先声夺人;再看九龙西战局,民建联的油尖旺区议会主席叶傲冬似乎蓄势待发,但反观民主派的牌面,新生代中似乎哪个人选有足够号召力?民协何启明直言:“如果有嘅话,佢应该今次就去啦,就系冇嘅嘛!”难道又要靠早前在泛民初选中落败、在“Plan B风波”中遭施压退选的“政坛李克勤”民协冯检基?抑或由因冯检基前年“空降”新界西而饮恨的工党李卓人再“空降”九龙西,以“一选泯恩仇”?
先不论政坛老人能否成功救场,但民主派的后继问题,或许是更值得担忧的议题。
事实上,近两年非建制阵营出了不少“伞后新星”,如香港众志罗冠聪、黄之锋、本土民主前线梁天琦、小丽民主教室刘小丽等等,他们皆能在短时间内聚集巨大政治能量,但事到如今,有人难逃牢狱之灾,有人胜选又惨遭“DQ”,政治环境显然对光谱中激进一侧越发不利,而是次补选又证明了更为残酷的事实:“DQ光环”已渐渐降温,拿不到多少同情票。而与此同时,相对温和的传统民主党派却未见有力接班人,为人熟悉的“新星”大概只数得出身兼爱情小说作家的民主党邝俊宇,以及擅于建立个人形象的公民党杨岳桥而已。
我们不禁要问,为何传统民主党派会出现接棒难题?
可能70个(实习生)里面净系得一两个系咁(入民主党),对我地来讲已经系好好的收获。
新人培育机制待改善 “唔好咁硬邦邦”
首先,传统民主党派缺少青年支持者吗?答案一定不是简单的“不”。
以成立于2010年的“民主青年”为例,它是民主党辖下独立运作的青年组织,主席洪宝华告诉《香港01》记者,虽然该组织“好像没有民建联、自由党的青年组织那么出名”,但由其主办的暑期实习计划每年都可吸引70至90名大专生参加,每逢立法会、区议会选举年份更可达到120人,近年还有上升趋势。
实习计划是民主党招纳新血的重要机制。为令参与者更了解民主党的从政理念,计划内容包括参与议员办事处日常运作、参观立法会及模拟立法会辩论等,去年更新增了海外政党交流活动。谈起2017年实习计划的成果,洪宝华说,70名青年当中只有一人入党并成为社区主任,另有一人决定休学一年做全职议员助理,还有十多人承诺暑期结束后继续兼职为议员做事。她承认,入党青年不多,因为民主党始终是一个“好传统”的政党,可能对年轻人吸引力不足,有改革需要。她总结过往经验,认为该党应通过各类型软性活动,“打篮球啊,搞camp day, 还有海外交流”,吸收更多青年加入,“唔好咁硬邦邦”。
然而,宣传活动及实习形式的“软”或“硬”,真的就是培育后进的核心?“青年民协”召集人、深水埗区议员何启明接受《香港01》访问时坦言,政党培训新人方法大同小异,民协也是邀请学者、政党人士、区议员来和青年分享,以及在地区工作和个案中传授经验,最终希望新人能认同民主理念,并在工作中实践民主,将民主理念传入基层。
何启明续指,逐渐建立的统一青年培育机制,胜过之前单一的师徒制。在民协的过往经历中,不难看到师徒制困境,反对创办人冯检基“永续参选”的莫嘉娴,去年退出民协时留下一句“点解唔畀机会年轻人冲吓?”而意欲出战立法会补选的何启明,则两度在最后关头弃选,为“团结”让路师父冯检基。
民建联实习生入党率高
再看建制一方,似乎在十多年的摸索中,形成相对稳定的培训机制。青年民建联(下简称“青民”)2004年成立,是最早起步的政党青年组织。身兼观塘区议员的青民主席颜汶羽介绍,对民建联而言,“实习计划很重要,确实吸引了不少人才”,尽管去年实习生只有20人左右,但党员转化率高达100%,即实习生暑假结束后均会加入民建联。值得思考的是,青民的实习项目和民主党同样是到议员办事处及地区支部工作,邀请立法会议员和区议员交流等,为何成绩却有天渊之别?
颜汶羽说,青年入党后,有机会通过“副发言人制度”,成为立法会各项政策副发言人,参与政策倡议制定,他本人就是在21岁撰写大学毕业论文期间,成为“人力事务”政策副发言人,正好论述题目撞上了政策动议,便用学术思维参与推动最低工资修法,自己也得以在此后十年一直担任民建联劳工政策的撰写者。颜汶羽称,自己通过这件事看到了“民建联与政府的关系,以及对年轻人的重视和信任”,因而更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对于民建联的培训经验,洪宝华坦言没有深入研究,只谓曾听说该党立法会议员会亲力亲为与年轻人交流,相信可以帮助他们更快了解到从政理念,认为做法值得参考。不过,何启明相当质疑建制青年的“人才济济”,反问:“如果真系(犀利),咁点解会出蒋丽芸?”香港政策研究所董事暨行政总裁冯可强则指:“建制在培育新人方面比较资源充足,但他们在议会的表现是否标青?(大众)对许多新面孔不知姓甚名谁,又不知道他做了什么。你推了他入去,但这些新议员是否有突出的地方?有一些专注议题?不要入了去就算,要学懂如何增强形象。”
青年做社区:“摸着黑过河”
对有意参政的青年来说,地区工作往往是职业生涯第一步,也是基石。在这方面,政党可以提供怎样的支援?民主青年主席洪宝华思考片刻,认为这视乎个人积极度、有多向往这个目标,毕竟“(民主党)没有建制那么有钱能养住一个人,只能给一万多人工”,而如果在摆街站、发单张等方面的考勤达标,会再提供一些津贴,并可报销个人宣传单张的费用等,但主要还是靠个人努力。
关于这点,民主党葵青区社区主任陈世杰不无体会,社工系出身的他因民主理想入党,而他的同系同学只有两三个选择了这条路,“(因为这)不是一个吸引的选项,这行很辛苦……又underpaid(被低估薪酬),人工只有SWA(Social Work Associate,社会工作助理)的三分之二,虽然会上调,但升幅不大。”社区工作的辛苦和琐碎,确实是其他人难以想像的——在一小时的电话访问中,已经下班的陈世杰还要处理市民打来的数个电话和一则突发火警。
当记者问到民主派是否面临后继无人的难题,陈世杰感到有些“尖锐”及“尴尬”,坦言对很多从政新人来说,发言需要谨慎,“每行一步,都像摸着黑过河。”他表示,年轻人向上流动有一定难度,固然希望政党给予更多支持,以现在状况来看,即使个人很努力、很用心,也面临许多局限,在选战中往往难敌对手。那些“局限”,或许是参政议政的机会匮乏,也是地区工作的资源不足。
(入政党做地区工作)不是一个吸引的选项,这行很辛苦……又是underpaid
陈世杰批评建制派区议员“由上而下”做地区工作,其个人判断常常与市民的真实需求不符,2015年观塘海滨音乐喷泉的建议就是一例;但另一方面,陈也认同对手有做得比他们更足够的地方,例如“派嘢”、举办活动后收集市民电话、主动联络他们……“但这都需要资源,我们少好多。”陈世杰感叹。
“资源少”,是讨论民主派问题时最常出现的原因,他们长期抱怨欠缺资源在地区深耕细作,但对手却能给社区带来很多实惠,以“蛇斋饼粽”换取选票。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高级讲师蔡子强曾分析,资源短缺会造成恶性循环,资源少导致动员能力差,获得议席少,最后,民主派得到的资源又继续减少。
资源有限不应放弃服务街坊
民主派在劣势中逆行的艰难无可否认,但他们是否能够善用有限资源打好选战呢?蔡子强及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副教授马岳,在分析是次选举结果时均指出,忽视贴地的区内拉票工作,继而流失大量基层票源,才是姚松炎落败的重要原因。
蔡子强更指出,姚过于依赖社交媒体宣传,在网络反应良好的情况下,高估了选情。由建筑、测量、都市规划及园境界“空降”九龙西直选,姚松炎的策略跟足新界西“票王”朱凯迪,将资源更多摆在网络宣传,而较少直接摆街站、与地区桩脚一同接触市民。
民协副主席、深水埗区议员何启明认为,在单议席单票制之下,既需要长者认识、基层接受,又需要中产支援、激进派认同,难度很高。“踩单车,手写banner,咪攞到中产票啰,美孚、黄埔佢赢晒。”何启明说,相较之下,姚在基层长者方面就做得弱些,包括未能多在屋邨摆街站、“洗楼”、探访等等。选战后的传媒报道中,不少当区选民直言从没见过姚松炎,甚至没见过他的传单,最终有支持民协的市民“含泪”过票给他,也有多年泛民支持者转投经常在地区出现的民建联区议员郑泳舜。
反观民主派另一候选人、民主党前党员区诺轩,也仅有月余时间做选举工程,最终险胜对手,足见“贴地”宣传工作的重要性。黄之锋日前曾撰文分析选战工程,指“众志班底疯狂开站,在早晚深宵无间断宣传”,并请到历代政坛领袖出山为区诺轩站台。令黄之锋感到“相当震撼”的是,前民主党主席杨森,今时今日竟能在“深红选区”和老友记握手、搭膊头,由此可见世代之差。杨森则回应称,十多年前帮过的街坊仍会记得他,这反映地区工作、服务街坊有回报,而支持亦要靠累积的服务编织出来,并且可以细水长流。
本文原载于2018年3月19日出版第103期《香港01》周报《泛民接班困难重重 谁能担起九西补选重责》。
相关系列报道包括:
【01周报专访.立会补选】DQ光环失效 高喊理念难敌社会冷感?
【01周报专访.立会补选】从“方国珊现象” 看务实从政的出路
浏览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
敬请留意3月19日(星期一)出版的第103期《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