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庆堂|“千手擒拿”开创韩门武艺 中央国术馆第一名成绩毕业

撰文: 公相君
出版:更新:

国共内战,令中国武术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巨变。一批优秀的武术家,从此飘洋过海,在宝岛上另僻新天地。除却八极拳的刘云樵外,还有一位号称“武状元”的宗师,他不仅将北少林拳法传遍世界,门下弟子亦是人才辈出,至今依然是台湾国术界的中流砥柱。

这位武状元,就是在南京中央国术馆考获第一名的韩庆堂。

韩庆堂照片。(图片撷取自︰https://bit.ly/3pPiO7n)

韩庆堂(1901—1976),山东即墨人。幼年在私塾读书,后离乡前往青岛做工,在当地遇到了少林拳师孙茂林。见识到孙茂林的过人腿功后,韩庆堂心生崇敬之情,恳求孙茂林收他为徒。当时孙茂林乃街头卖艺人,为显诚意,韩庆堂经常走到孙茂林的演武场帮忙。而孙茂林也趁机在收摊后的空余时间,传授韩庆堂武艺。表面上,这些技术如刀抹面、断卵石等,都尽是些杂耍动作。但究其根本,却是非常吃力的外家功法。孙茂林将它们跟北少林的“抽筋拔骨”(一种锻炼筋腱及关节的功夫,每个门派均有其独特的做法)技法混合传授,令韩庆堂很快便成了孙茂林当卖艺时的活招牌。

可惜的是,毕竟韩庆堂只是途经青岛做工,无法持久待在孙茂林身边。孙茂林唯有将他转介给好友姜铭九,代为照顾。姜铭九也是山东的少林长拳名家,有别于孙茂林的训练方法,他更为着重步法的灵活性。从他身上,韩庆堂学懂了“行步”和“小矮步”两种步法,并弄清楚了演拳、练拳与用拳之间的关系。韩庆堂独有的“韩门武艺”,自此渐见雏形。

1917年,马良(1875—1947,民国时期军阀,曾创编“新武术”体系,后因汉奸罪死于狱中)创立山东武术传习所,影响甚广。韩庆堂遂投入该所学习,并跟所内教习常秉章及韩愧生,分别学习梁山功夫和埋伏拳。韩庆堂亦是在这段期间,开始锻炼摔跤技法。

1929年,韩庆堂进入南京中央国术馆首付教授班,学习多种拳艺,尤以擒拿术最为擅长。当时他与摔跤名家杨法武为同窗,因此他经常向其请教古少林武术与摔跤技巧,并和曹宴海、马承智(两人均为名动一时的擂台好手)等人相互切磋。而在少林武术以外,韩庆堂亦随杨澄甫学习太极拳,之后更在“剑仙”李景林(1885—1931,民国将领,名满天下的剑术宗师)门下学习武当剑法。1928年,南京中央国术馆举办首届国考,韩庆堂名列中等。翌年又在浙江国术游艺会中之全国擂台赛上,获得第七名的佳绩。

韩庆堂多样绝学中,尤以擒拿术最为人津津乐道,故他在武术界中素有“千手擒拿”的美誉。(图片撷取自︰https://bit.ly/3wxE6tW)

在教授班学习期间,韩庆堂比以前更加用功不懈,多次在各项考核中取得馆内第一。1930年,韩庆堂以全馆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在同侪中赢得了“武状元”的称号。之后,他被高薪聘请至浙江国术馆担任注馆教官,并与好友曹宴海私下更一同创办了“吴山国术研究社”。在革命元老兼剑术名家黄元秀生的大力资助下,“吴山国术研究社”最后更名为“杭州第三国术教练所”。

1934年,国民政府军警单位需要师资教授军勤人员,韩庆堂便从浙江国术馆调至“浙江警察学校”担任技术教官。1947 年,韩庆堂与一批军政而要员率先迁台,并在当地担任“中央警官学校”技术教官。从此,韩庆堂扎根台湾。除了警察学校,他亦在各大专院校成立“国术社团”。他的精堪武艺与武德,一直被台湾国术界专崇。而在他多样绝学中,尤以擒拿术最为人津津乐道,故他在武术界中素有“千手擒拿”的美誉。

不幸的是,韩庆堂生平非常好酒,几乎无酒不欢。晚年受聘至菲律宾传授少林武艺时,误饮假酒导致酒精中毒,引发中风。在家人的看顾下,韩庆堂于1976年逝世,享年76岁。

虽然身殁,但韩庆堂对少林武术的影响力却依然如故。他的门下弟子,多次前往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地,传播武术,令韩门的武艺遍布东亚。而在他众多的弟子之中,以沈茂惠、姜长根、唐克杰、王建绪、孟宪明五人最为有名,有“韩门五虎”之称。

特别鸣谢韩庆堂先生嫡孙——韩基祥先生,为本文提供大部份参考资料:http://bit.ly/2osyOv1

武图App2

包括香港在内,现时世界各地都有不少的武术爱好者,尝试重塑大枪技法。他们的不少技法,便是取材自《手臂录》。点击图片,观看香港八极拳协会卢韦斯师傅的示范】

+8

【形意拳共分有十二形,不晓得大家能否尽数?点击图片观看文字说明】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