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安全|鱼生刺身暗藏寄生虫2类海产高危!4招减感染防屙呕肚痛
现代人喜爱鱼生片、握寿司等生食,品尝海鲜原味。然而,美味的新鲜海产中却可能潜藏一种“隐形杀手”—海兽胃线虫。这些寄生虫难以肉眼察觉,若不小心食用,可能引发严重的肠胃不适。
即便是经验丰富的厨师,也需要依赖专业处理手段来降低感染风险。台湾食药署特别向民众介绍海兽胃线虫症,它到底是什么,又该如何预防呢?
爱吃刺身冷食者6个建议(点击下图看清!👇👇👇)
相关文章:食物安全|吃刺身海胆呕吐腹泻或染海兽胃线虫!吃鱼生食安6建议
多藏于鱼类、墨鱼体内 感染症状为腹痛、恶心、皮肤红疹
所谓的海兽胃线虫症(Anisakiasis)是由寄生于水产品(如:鱼类、墨鱼)的海兽胃线虫所引起的寄生虫疾病。人们在食用未煮熟或生食受感染的海鲜,通常在48小时内可能会引发此病。发病的主要症状包括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甚至是皮肤瘙痒及红疹等过敏反应。海兽胃线虫主要存在于鱼类和墨鱼的内脏中,也可能移动到肌肉。若食用未经妥善加热或未冷冻处理的受感染海鲜,虫体可能侵入人体的胃壁或肠壁,引起急性症状,部分情况可持续数月,甚至更久。
鱼生片摆盘为何都放“绿色塑胶叶”?👇👇👇
相关文章:鱼生冷知识|刺身摆盘绿色塑胶叶老是常出现?内行人揭真实3用途
4大方法预防感染 海产完全煮熟可杀死虫体
想要降低感染海兽胃线虫症的机率,民众可以遵循以下4大方法:
1. 充分加热:将海鲜澈底煮熟,避免生食或食用未煮熟的生水产鱼类或生墨鱼。
2. 适当冷冻:若需生食,应确保在-35℃以下冷冻15小时,或-20℃冷冻7天以上,降低寄生虫感染的风险。
3. 避免交叉污染:生熟食分开处理,使用不同的刀具、砧板及容器,并保持手部及厨房工具清洁。
4. 尽早清除内脏:捕捞后应迅速去除鱼内脏,以降低寄生虫污染风险。
准备生食时需要注意3个步骤(点击下图看清!👇👇👇)
相关文章:【鱼生处理】避免细菌滋生3大处理步骤 雪柜冷藏勿超过几日?
最后,台湾食药署也提醒,民众应尽量避免生食或食用未煮熟的海鲜,万一食用海鲜后出现腹痛、恶心或其他不适症状,应尽速就医。调理食品时要注意手部清洁、食材新鲜、用水卫生,并且避免生熟食交叉污染,且在外出用餐时,也应慎选信誉或卫生环境良好之店家,降低感染风险。
延伸阅读:
【本文获“NOW健康”授权转载。】
“本文内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见,并不代表《香港01》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