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饮食】丝袜奶茶或是抑郁元凶?打工仔小心糖分摄取过量!
奶茶是当代的人的兴奋剂,口服点滴(吊针),快乐泉源。即使知道喝奶茶会让周杰伦都变周杰“亻仑”,但还是会忍不住饮。安慰自己,奶茶虽然有热量,但冰奶茶是冻的,可以抵消,问题不大。
不过,奶茶里面的热量除了带来物理攻击发胖以外,也因含有大量糖分而产生一定的魔法伤害。糖分的过量摄入会对心理状态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使人产生淡淡的忧伤,也就是常说的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
英国白厅研究II(Whitehall Study II)在过去22年间跟踪记录了8000人的饮食习惯,其中的某个部分也涉及到了不同糖分摄取对人们健康状况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以五年为一个阶段的话,每天摄取67克糖及以上的人比每天只摄取40克及以下的人,患有抑郁症的机率要高23%。由于该实验的参与者只有男性,因此并不能完全代表女性群体也相同。
不过2015年的一项针对7万名女性的调查研究也显示了糖与抑郁症之间的联系,并且该调查还指出这些产生负面影响的糖分多为饮料、甜食等人工添加糖,而水果、蔬菜里面的天然糖则不会。
问完了是不是,接下来就要讨论一下为什么了,到底为什么本该甜甜的糖在我们的大脑中却变得苦苦的。虽然目前还没办法弄清楚糖与负面情绪之间的直接影响,但通过一些侧面实验和研究我们或许能窥探其中的联系。
点击看清实验、研究结论!
同尼古丁、酒精、海洛英等相同,糖也能够促进多巴胺的分泌。我们都知道多巴胺就是人体的快乐源泉,大脑只有分泌了足够的多巴胺,才能使丧气的人类感到人间还值得。
但多巴胺也有耐受性,曾经一颗糖就能带来的快乐随著长期糖分的摄入,则需要更多的糖才能获得相同的多巴胺分泌量。因此糖上瘾也与其他上瘾症状有相似之处,总是伴随著上瘾物摄入量的不断增加。
而如果下定决心要戒糖或因某种原因相应减少了糖的摄入量,那么随之而来的则是新一轮的焦虑。由于突然失去了一种唤醒多巴胺接收体的方式,大脑则会从兴奋、愉悦状态一跃而下变得闷闷不乐,并开始“怀念”起过去与糖相伴的日子。
大多数人的戒糖行为因此而夭折,由于没有办法抵抗大脑不断发来的暗示,于是不可避免的陷入了焦虑吃糖、吃糖焦虑的恶性循环之中。
普林斯顿大学的Carlo Colantuoni博士曾利用老鼠来进行糖戒断实验,结果显示一只对糖上瘾的老鼠在被剥夺了吃糖的权利之后,不仅行为上会显示出明显的焦躁,且有牙齿、手脚、身体颤抖等生理戒断反应,这与人类在戒治毒品时的状况有相似之处。
此后围绕著老鼠作为实验对象的糖戒断实验还有许多,也有文章、论文因此而认为在某种程度上糖与海洛英有著高度相似之处。但随即而来的反对不断,大多数生物学家都认为实验结果多来源于啮齿类动物,糖戒断对于人类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大。
大部分人类无法完全的克制糖份摄入,主要原因还停留在心理层面。且糖与海洛英在危害程度上明显不是一个层级的,所以将二者相提并论是十分可笑的行为。
不过,虽然糖与其他上瘾物质来说,只是一个非常非常微小的存在。但过度无节制的摄入始终百害而无一利。
毕竟生命中所有的多巴胺分泌早已在暗中都标好了价格,肥宅快乐水带来的未必是快乐,还可能是焦虑和抑郁。更何况糖还会引起高血压、心脏病、高脂肪等生理疾病,并且很多时候人会长痘痘并不是因为吃辣,而是为了缓解辣味时的饮料喝多了,饮料里面的糖才是罪魁祸首。
所以说在面对奶茶的时候还是要克制一下。
【本文获“狂丸科学”授权转载,微信公众号:kuangwanplay】
参考资料:
https://www.healthline.com/health/depression/sugar-and-depression
https://www.cambridge.org/core/journals/the-british-journal-of-psychiatry/article/dietary-pattern-and-depressive-symptoms-in-middle-age/96D634CD33BD7B11F0C731BF73BA9CD3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blog/neuronarrative/201709/the-link-between-sugar-and-depression-what-you-should-know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17-05649-7
https://academic.oup.com/ajcn/article/102/2/454/4564524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306452202001239
http://www.lifescience.net.cn/news/upload/20144357.pdf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5/03/1503021215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