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恐惧症|连预约睇医生都惊!9大徴状你中几多?教4大技巧克服

撰文: 联合新闻网
出版:更新:

随著科技的进步,智慧型手机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尽管手机不离身,许多人却偏爱透过文字讯息进行沟通,而非接听突如其来的电话。根据调查显示,尤其在18至34岁的年轻族群中,约有四分之一的人从不接陌生来电,近七成的人更偏好以讯息进行交流。究竟为何我们会对接听电话感到焦虑?这现象可能与一种名为“电话恐惧症”的心理状态有关。

现代人更偏好讯息交流,开始对产生“电话恐惧症”,医生教你4步骤摆脱电话焦虑(点击放大浏览)👇👇👇

年轻人集体患电话恐惧症 经常有意避免通话 连致电预约睇医生都惊(01制图)
+17

甚么是电话恐惧症?

电话恐惧症(Telephobia)是一种对打电话或接电话产生极度焦虑、紧张甚至恐惧的心理状态。这种情况并非单纯不喜欢打电话,而是当事人在面对电话时,会出现强烈的焦虑反应,甚至有意避免通话。台湾精神科医生杨聪财在Facebook指出,虽然电话恐惧症并非正式的精神疾病诊断名称,但它与社交焦虑症有一定的关联,且在年轻人中尤为普遍。

电话恐惧症的成因

电话恐惧症的成因多种多样,涉及心理学、环境影响以及个人经验等多方面因素。以下是5个可能的原因:

1. 过去的负面经验:曾经有过不愉快的通话经历,可能让人对电话产生恐惧
2. 社交焦虑:害怕在电话中表现不佳或尴尬,可能使人不愿意接听电话
3. 习惯于文字沟通:相较于语音通话,许多人更喜欢文字沟通,因为文字可以给予更多的反应时间,让人更有掌控感
4. 生活压力:忙碌的生活常让来电成为“重要事”,无形中增强了接电话的压力,进而引发焦虑
5. 陌生来电的担忧:陌生来电经常是诈骗或推销,这种情况让人本能地避免接听

电话恐惧症的症状

电话恐惧症的表现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心理、生理和行为。

1. 心理层面

- 害怕接听或打电话,并且在通话前感到焦虑
- 接到电话后,容易感到脑袋空白,不知如何应对
- 避免需要打电话的情境,甚至让他人代为联络

2. 生理层面

- 心跳加速、呼吸急促或出汗
- 胃部不适或感到恶心
- 手心冒汗,肌肉紧绷,尤其是在铃声响起时,会有强烈的压力反应

3. 行为层面

- 尽量用讯息、电子邮件等替代语音通话
- 看见陌生来电会选择挂断或直接不接
- 拖延或完全避免需要打电话的任务,如预约医生或订餐

相关文章:年轻人自杀率急升“从小学起自残”三大事件揭开抑郁症与社会裂缝(点击放大浏览)👇👇👇

+30

如何克服电话恐惧症?

尽管电话恐惧症可能会对社交、工作与日常生活带来困扰,但幸运的是,它是可以被克服的。杨聪财医生建议,一些行为疗法与放松技巧可以有效帮助减轻焦虑感,具体方法如下:

1. 逐步暴露:让自己慢慢面对这些恐惧情境,从短暂且简单的通话开始,逐渐增加通话的时间和复杂性
2. 行为疗法:透过行为治疗,学习如何控制焦虑并适应电话交流
3. 放松技巧:例如腹式呼吸法,有助于减少由铃声引起的生理不适
4. 事前准备:在拨打电话前,先写好要说的内容,让自己更有信心并减少焦虑

电话恐惧症虽然不被视为正式的心理疾病,但它的影响确实不容小觑。如果这种焦虑已经影响到你的日常生活,可以尝试以上方法来缓解焦虑,并在需要时寻求专业帮助。

相关文章:一图检测你是否“老鼠人”!00后鼠化3大特征 5招摆脱阴暗生活(点击放大浏览)👇👇👇

+17

延伸阅读:

1个月2起!司机丢包未成年乘客 Uber紧急启动调查

盼降低美国药价…川普推动最惠国政策 学者:影响新药、癌药

【本文获“联合新闻网”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