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嘉阁:首季一手录3713宗、按季跌逾两成 新盘登记新界占最多
楼市回暖,政府放宽100元印花税至400万元物业,造就细价新盘买卖大增,利嘉阁地产研究部主管陈海潮料次季仍有不俗表现。根据土地注册处资料所得,今年第一季全港共录得3,713宗一手私宅买卖登记,较去年第四季的4,790宗跌逾两成,但仍为过去6年以来的同期新高,亦为近10季的第3高,反映放宽100元印花税扩至楼价400万元物业的成效彰显,料次季有机会持续向好。
陈海潮续指,今年首季涉及登记金额318.86亿元,按季挫47%,为近4季最少。若以每宗平均售价计算,今年首季为858.8万元,按季泻31%,创37季新低,主因当中涉及不少细价新盘登记为主。
九龙区一手登记按季急跌六成
按地区划分,港岛、九龙及新界区今年首季一手私宅登记量表现不一,其中以九龙区跌幅最严峻。数据显示,九龙区一手买卖登记由去年第四季的2,437宗,按季急跌61%,至首季的959宗;涉及登记金额105.56亿元,按季也少67%。
港岛区微跌3%,季内共录得702宗一手私宅买卖登记,惟登记金额则挫36%,录96.31亿元。至于新界区季内一手私宅登记量录得26%的升幅,由去年第四季的1,630宗急涨至今年首季的2,052宗,但登记总值则背驰跌8%至116.99亿元。
首季登记新盘中以新界区占比最多
按楼盘分类,今年首季登记新盘中以新界区占比最多,高逾55%,在十大新盘登记量排行榜中占了6个席位。当中元朗“朗天峰”录得最多的432宗买卖登记,涉及登记总值18.06亿元,平均每宗成交价约418万元。
其次,屯门“珀岸”也有326宗,排次位,涉及登记总值12.16亿元,平均每宗成交价约为373万元
元朗“YOHO WEST PARKSIDE”则录312宗登记排第三位。至于在首季的十大热卖新盘当中,平均每宗成交价最高者为港岛南岸“扬海”,期内录得1宗登记,涉资约3,651万元;而屯门“意岚”的349万元则为较低平均价者。
陈海潮:发展商次季续积极推盘 料一手登记上试5,400宗
陈海潮指出,一手市场自二月起已陆续回复生气,加上二月底在财政预算案放宽100元印花税适用至400万元物业后,新盘交投于三月进一步爆发。有见小阳春刚开始不久,加上次季向来是传统销售旺季,纵然面对美国向全球大幅加征关税的不利因素,但估计发展商在减存货的前提下,会维持以贴市价策略开盘。
陈海潮料市场刚性住屋及投资需求可保持,故料带动次季一手交投续稳中向好。假设次季一手买卖登记量环比能处于平均1,800宗的水平,则次季可录约5,400宗登记,将较首季的3,713宗升逾45%,届时有力创下自2024年第三季以来的4个季度高位。